電價看漲擾動預期心理 2月CCI物價信心探近八個月最低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27日發佈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27日發佈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2月CCI總指數72.59點,與上個月比較上升0.05點,結束自去年10月以來連續四個月的跌勢。值得注意的是,下降幅度最多的指標爲「未來半年物價水準」,2月調查36.46點,較上個月調查結果下降0.79點,探近八個月最低。中大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民衆對電價可能調漲的預期心理已產生影響」。
吳大任指出,除了電價可能調漲的預期心理外,又加上去年11月都還有颱風,導致國內蔬果價格至今仍居高不下,接着又有1月基本工資調漲和春節效應,國內確實有很多造成物價上漲的因素。
吳大任還提到,由於臺電虧損嚴重,再加上立法院預算遭刪無法對臺電進行撥補,過去只漲工業用電,對物價影響比較間接,如果今年4月電價調漲也動到民生用電,那對CPI的衝擊就會很直接。再加上除了已確定漲價的臺鐵票價,還有水費、高鐵票價等公用事業價格近期也都在討論是否調漲,這都會使得民衆對近期物價上漲感受格外明顯。
吳大任表示,關於電價蠢動恐進一步推升國內物價,確實必須密切關注。不過,吳大任也指出,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已啓動貿易戰,國際研究機構多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滑,這將使得經濟成長緩下來,預期國際原物料價格將呈下跌走勢,原油價格恐持續低迷,如此將可抵消國內物價上漲壓力,若今年下半年運氣好一點颱風少一些,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CPI漲1.94%目標還是有可能達成。
至於與房地產相關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部分,2月調查結果爲100.28點,與上月的調查結果相較上升0.31點,結束二個月的悲觀區間,2月呈現小幅上升,顯見民衆對房市信心悲觀看法已止跌。
吳大任表示,以目前美國總統川普新政擾動全球經濟情勢下,國人對於未來半年的信心仍可維持,且CCI六項分項指標中,上升最多爲「國內經濟景氣」,此次調查結果爲87.41點,與上月調查結果相較上升0.57點,顯示國人抱持信心,謹慎看待後續發展。
整體來看,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結果,四項分項指標上升,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二項分項指標下降,分別爲「未來半年物價水準」和「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
中大臺經中心表示,此次調查期間爲2025年2月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3,051位臺灣地區20歲以上的民衆,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爲正負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