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看漲+蔬果價揚… 2月物價信心探8個月最低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發佈最新調查,民衆對未來半年物價水準的信心降至八個月最低,研判是蔬果價格偏高、對電價調漲的預期心理等因素引發通膨疑慮。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昨天發佈二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指數七十二點五九點,較一月增加○點○五點,結束自去年十月以來連續四個月的跌勢。值得注意的是,下降幅度最多的指標爲「未來半年物價水準」,二月爲卅六點四六點,較一月調查結果下降○點七九點,探近八個月最低。中大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民衆對電價可能調漲的預期心理已產生影響」。

吳大任指出,除了電價可能調漲的預期心理外,去年十一月還有颱風,導致國內蔬果價格至今仍居高不下,接着又有一月基本工資調漲和春節效應,國內確實有很多造成物價上漲的因素。

吳大任說,由於臺電虧損嚴重,行政院撥補臺電的預算遭立法院預算刪除,過去只漲工業用電,對物價影響比較間接,如果今年四月電價調漲也動到民生用電,那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衝擊就會很直接。此外,除了已確定漲價的臺鐵票價,水費、高鐵票價等公用事業價格近期也都在討論是否調漲,都會使得民衆對近期物價上漲感受格外明顯。

吳大任表示,電價蠢動恐進一步推升國內物價,確實必須密切關注。不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已啓動貿易戰,國際研究機構多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滑,預期國際原物料價格將呈下跌走勢,將可抵消國內物價上漲壓力,若今年下半年臺風少一些,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CPI漲幅百分之一點九四目標還是可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