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現場|中國企業助力東南亞電商市場發展

人民日報記者 楊一

近日,新加坡星展集團聯合市場洞察公司Cube發佈報告顯示,2012年至2024年,東南亞電商年度銷售額從40億美元增至184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該地區電商銷售額將升至4100億美元。在東南亞蓬勃發展的電商經濟大潮中,中國電商企業與當地企業攜手合作,不僅爲東南亞各國消費者帶來快捷方便的網購體驗,還不斷助力當地電商產業的技術平臺升級、物流體系創新和行業人才本土化培養,促進東南亞電商經濟提質升級。

豐富消費者購物體驗

“物流很快!包裝完好,商品質量很高,非常推薦!”“設計現代簡約,承重能達到200公斤。”“採用堅固耐用的鋼結構設計,有多種尺寸和顏色可供選擇,放在陽臺、花園都合適。”……打開東南亞電商平臺“來贊達”的手機應用程序,有一家名爲“夢想之家”的小店好評率達到95%,店鋪主營各式傢俱、不鏽鋼廚具和電器。店內的竹編、藤條桌椅等產品頗受泰國消費者歡迎,不少買家用泰語、英語等在評論區留言,並分享擺放在自家陽臺或花園的桌椅“買家秀”。

“我們店裡售賣的藤條桌椅因爲款式簡約時尚、價格親民,非常受當地消費者歡迎。”雲南姑娘餘樂是這家小店的老闆,大學學習泰語的她,畢業後來到泰國闖蕩。“我經營這家公司4年多,目前在泰國有26名員工,他們主要負責直播、客服、打包、倉庫管理等業務。”餘樂帶記者參觀倉庫時,“來贊達”的快遞工作人員正在掃描當天需要發運的快件,準備裝車運輸。這座倉庫位於大曼谷地區的龍仔厝府,距曼谷市中心1個多小時車程,曼谷的消費者當天付款,次日即可收貨。

東南亞地區人口規模近7億,年輕人比例較高。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8月,除老撾、緬甸和東帝汶外,東南亞各國的互聯網普及率均超過70%,是全球電商市場中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目前,“來贊達”“蝦皮”是東南亞地區主要電商平臺,Tokopedia和TikTok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

2016年,中國企業收購“來贊達”,在技術上對“來贊達”平臺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並在資金、人才等方面提供各項支持,爲平臺發展探索新模式、新機會。去年10月,“來贊達”更新了一款人工智能組件,可根據用戶的過往消費情況提供智能推薦、在線試品等服務,並研發人工智能虛擬助手爲用戶提供個性化商品推薦。去年“雙12”期間,“來贊達”平臺用戶與人工智能的互動量同比增加46%。

“近幾年泰國人的消費習慣變化迅速,線上消費比重日益上升。”餘樂表示,“目前,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電商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很多商品類別在當地電商平臺上還有空缺。”在餘樂的公司附近,還有十幾家從事電商行業的中國企業聚集,他們正瞄準東南亞電商市場蓬勃發展的商機,爲當地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購物體驗。

提升物流工作效率

早晨7點,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市的京東物流倉庫已開始忙碌起來。等待裝卸貨物的車輛在倉庫外一字排開,即將入庫的貨物也有序排列,叉車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在貨物打包處,工作人員正在爲當日準備發運的貨物打包。“這是今天要發運到檳城一個商場的拼插玩具,門店收到後就會上架銷售。”京東物流馬來西亞國家經理黃偉龍指着貼在貨箱上的標籤向記者介紹,“我們的收貨方有企業、門店,也有從東南亞電商平臺上下單的消費者;一般來說,下午2點前的訂單可以保證當天從倉庫發貨。”黃偉龍是印度尼西亞人,曾在中國生活過十幾年,“中國的網購很發達、效率很高,消費者經常當天下單、第二天就能收貨,我們希望東南亞的消費者也有這樣的線上購物體驗。”

爲提升倉庫作業效率和準確性,京東物流將自動化倉儲技術引入包裝、分揀等全流程。在這裡,工作人員將一件剛送達的貨物放在安裝有智能掃碼稱重量方系統的稱重臺上,只需掃描貨箱上的條形碼,該貨物的重量、體積、長寬高等信息就會盡數顯示並錄入系統,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去年,京東物流在該地區的業務量實現了兩倍多的增長。

去年10月,京東物流開通往返深圳和吉隆坡、深圳和曼谷兩條空運航線,將榴蓮、山竹、活蝦、螃蟹等東南亞生鮮產品更快運入中國市場。“往返於深圳和吉隆坡的航線每天一班,每天傍晚從吉隆坡出發,晚間到達深圳快速清關,第二天上午新鮮水果就可抵達華南地區的商超、市場,全程不到24小時,實現及時鎖鮮。”京東物流東南亞負責人胡海春表示。

培養本土化電商人才

去年,中國提出鼓勵高校通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方式開設“跨境電商+小語種”相關課程,爲跨境電商出口企業開拓新興市場提供人才支持。隨着越來越多東南亞國家的年輕人投身電商行業,中國不少企業、院校爲東南亞本土人才培養獻策出力,共同爲行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來到泰國清邁大學時,該校藝術、傳媒與技術學院教室裡,數字技術管理專業(中泰跨境電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正在與導師探討論文選題。2022年,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數字化創業扶持”系列項目及泰國4.0戰略的大力支持下,清邁大學藝術、傳媒與技術學院與該校孔子學院共同簽署“中泰跨境電商”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這一課程爲當地培養了一批具備數字化技能的人才,也爲未來更多初創企業和電商平臺發展提供了助力。”清邁大學藝術、傳媒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兼中國商務智能中心主任達奈通表示。

貴州遵義師範學院與相關企業共建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基地,搭建了面向越南、泰國等國家的8個直播間。受益於中老電商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老撾姑娘王雲蘭目前正在貴州遵義師範學院留學。去年4月,她報名參加貴州遵義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基地主播招募項目。經過學習和培訓,如今她已正式成爲該基地的一名主播。她表示:“現在,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來到基地直播帶貨,通過跨境直播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學到很多跨境電商知識,自身專業素質得到提升,爲今後就業創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胡海春表示:“今年,京東物流公司還計劃選拔馬來西亞本地的優秀電商人才到北京、江蘇宿遷等地參加爲期兩週的培訓,深入瞭解公司的企業文化和人工智能系統等,以更好實現公司在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化發展。”

(人民日報曼谷8月6日電)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