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視點·學習手記丨警惕“溫水效應”
評論員 逯海濤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104週年紀念日。百年大黨,任重而道遠,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領導幹部來說,更要對背離黨的性質宗旨的不良風氣時時保持警醒,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近期,各地各單位通過警示教育,公佈了一些案例。這些案例中的領導幹部,不少正是因爲平時不重小節,在不良風氣的“溫水”中漸行漸遠,最終落入深淵。
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市場經濟先發之地,浙江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幹部確實面臨很多誘惑和嚴峻考驗。“溫水效應”這個道理,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多次語重心長地論及,或是提醒領導幹部注重錘鍊內在修養,或是以此強調警鐘長鳴,至今讀來,發人深省。
2004年,習近平同志在發表於《求是》雜誌的《用權講官德 交往有原則》一文中,專門對“溫水效應”作出形象的闡釋:把青蛙扔進一盆開水裡,它會覺得滾燙,條件反射使它立即跳出來;如果放進涼水裡慢慢加溫燒開,直到被煮熟了,青蛙還沒有感覺。
2007年3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黨校春季開學典禮上講“第一課”時,又以“溫水效應”提醒學員要“真正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同志還經常給領導幹部敲警鐘:“領導幹部如果思想上麻痹了、鬆懈了,就容易出問題,特別是在順境中,容易得意忘形,這叫‘溫水效應’。因此,對幹部還是要多提醒、多打招呼,這有好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提“溫水效應”。反覆叮嚀,諄諄告誡,恰是因爲“溫水效應”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危害性,看似道理尋常、實則不易防範,需要時時警醒、久久爲功。抵禦“溫水效應”知易行難,從中也能感受到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
當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面開展,警惕“溫水效應”,在當下仍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和“圍獵”,領導幹部須堅定理想信念,守住權力關,絕不能不知不覺就被人家請君入甕,淪爲溫水中的“青蛙”。首先,要“幹事”,更要“乾淨”。領導幹部更要懷着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幹事,懷着如臨如履的心態保持乾淨。現實中,一些領導幹部以“幹大事不拘小節”自居,或剛乾出一點成績就自我膨脹,視清廉要求爲束縛。須知,行穩才能致遠,乾淨幹事才能真正成就大事。第二,淨化交際圈。必要的人際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但交往必須有原則、有規矩,給自己裝上“防火牆”“過濾網”,不斷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人情之中有原則,交往當中有政治。哪些人該交,哪些人不該交,應該心中有桿秤。第三,常懷敬畏心。權力是把“雙刃劍”,須始終保持對權力的敬畏感,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常用黨的紀律“照鏡子、正衣冠”,“一日三省吾身,則知明而行無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