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搞智能體的人,在悄悄掙錢
撰文丨潘幾鶴
“國慶假期,想去雲南轉轉,幫我規劃下行程”“雲南天氣怎樣,幫我設計幾套穿搭方案”“出門7天,要帶哪些必需品”……
用戶原本需登陸多個平臺查詢的問題,全能的AI助手瞬間一站搞定。
一問一答間,流量遷徙、聚攏在新場域,其入口變了,分配邏輯亦然。
苦於流量下降的衆多中小網站,亟需提升轉化效率的廣告主,對最大化地挖掘AI時代的流量價值,翹首以盼。
成千上萬的智能體開發者,則摩拳擦掌,渴望通過技術創新,共享AI應用的時代紅利。
這些期待,在9月12日召開的2024百度聯盟大會上,有了新答案。
手握技術、內容源、商業化能力和方法論,百度聯盟正醞釀全新的生態圖景,欲帶領百萬合作伙伴,在智能體的創新土壤上,開墾一片新天地。
鑿開通路
押注智能體,百度不遺餘力。
其發佈垂類專家智能體,例如針對高考的“AI志願助手”,高峰時,每天解答超200萬名考生的問題。
另一邊,將開發門檻降到最低,支持自然語言交互,甚至零成本“一句話創建智能體”。
在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羣組總經理何俊傑看來,只有把AI 原生應用開發的門檻打下去,才能涌進來更多的參與者、創新者。
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羣組總經理何俊傑
這些努力,源於百度的一個堅定判斷——若無應用,大模型一文不值,智能體作爲AI應用開發中最簡單的形式,必然掀起一場創造力革新。
只關注開發,遠遠不夠,智能體得“跑”起來、用起來。
“有創建沒分發,等於有車沒路,有船沒海。”百度副總裁、百度搜索總經理趙世奇打了個比方。
百度決定修“路”。
百度副總裁、百度搜索總經理趙世奇
這條路,從上段的開發平臺向後延伸,到了中段的分發,趙世奇總結其策略爲“1+N”。
“1”代表搜索消費場景內的分發,主要陣地是百度搜索。
作爲天然的智能體分發池,百度搜索每日高達幾十億次的請求量,大部分可用智能體滿足。目前,百度搜索18%的搜索結果,由AI生成。
“N”意爲覆蓋多終端場景,打通文小言、小度、貼吧等百度產品矩陣。
其中,文小言APP,定位“新搜索”智能助手,增長迅猛,月活躍用戶超千萬。
再往後延伸,“路”修到了關鍵的變現環節。
在百度全域,智能體已成商家經營標配,懂業務、更懂用戶的超級員工,幫商家以較低成本,提升經營轉化效率。
當前,每天有超1.9萬家企業使用商業智能體,覆蓋逾30個行業。
聚焦域內,還不夠。
百度集團副總裁、移動生態商業體系負責人王鳳陽
“要讓智能體的生態轉起來,需要我們與更多夥伴一起,從百度域內走向域外,共享智能體的新能力,共同參與到智能體的實踐中。”百度集團副總裁、移動生態商業體系負責人王鳳陽說。
何以開闢新路?百度聯盟,遞上了一把梯子。
生態乘法
百度聯盟是廣告營銷圈裡的“老江湖”。
這塊22年的“老字號”招牌,走過門戶時代、移動時代,進入AI時代,穿越週期,增長態勢綿延。
據百度披露,聯盟旗下百青藤業務,變現能力提升30%以上,入口請求量年同比提升27%,日均收入超過5萬的中腰部開發者數量較去年提升20%,重點新行業預算年同比提升236%。
依託智能體,百度聯盟的生態面貌,已煥然一新。
一是,其傳統的廣告變現場景,有了新玩法。
去年底,百青藤開始探索垂直領域,找到了服務直達廣告的新模式。
路徑上,在用戶諮詢集中的各行業垂類,智能體深度理解和洞察用戶意圖,激發用戶需求,獲得有效轉化線索後,篩選有商業價值的線索,分發給有定向需求的廣告主。
由此,用戶需求和獲客需求,雙端智能化匹配,帶來新增長。
二是,建立“智能體原生”的新網盟生態。這裡面又一分爲二,從開發者的真實訴求出發,提供智能體變現,以及分發+變現的整合方案。
其中,智能體變現方案,適配智能體內流式場景,結合對話語境觸發原生廣告,高效變現。
分發+變現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則通過媒體場景與智能體的個性化匹配,讓開發者以低成本融入AI智能場景,形成流量增量,提升用戶使用時長及新型廣告收入。
一系列舉措下,百度聯盟既重塑現有業務格局,發揮存量價值,又打開新的商業化場域,實現增量創新。
一個全新的雙生態循環,正在形成。
新生的智能體生態在左,從開發、分發到變現,一路暢通;新老交匯的百度聯盟生態在右,圍繞內容和服務,深耕延展。
這兩個生態相互交織做乘法,能力共享、生態共建,新的流量被激活,新的場景和變現機會在涌現。
深挖痛點
舉集團產品矩陣之力,搭上百度聯盟的金字招牌,百度張羅的這出大戲,得落在實際痛點上,讓每一位生態參與者,都有蛋糕分。
“最多人問的是,智能體要怎麼賺錢?這是讓智能體商業飛輪轉起來的核心問題。”王鳳陽提到。
對部分有智能體開發能力、分發入口或流量,但缺變現能力的開發者,百青藤提供推薦廣告與服務直達廣告。
在文心智能體平臺的商業化能力模塊,可選擇添加變現插件,完成配置。
用戶與智能體交互時,該插件可精準捕捉用戶交流內容及意圖,有效引導,精準推送個性化廣告內容,開發者獲得廣告收益。
對手握智能體,但缺分發場景、變現能力的開發者,百度遞上分發+變現的一體化工具箱。
百青藤以內容聯盟的方式,精準分發契合用戶需求的智能體,引導用戶主動進入智能體場景對話。
同時,深入挖掘對話場景的商業價值,在智能體對話中,自然融入廣告推薦,涵蓋下載、調起、落地頁等多種廣告形式。
舉個例子,當用戶刷信息流內容時,看到愛奇藝熱播的電視劇《唐朝詭事錄2》相關視頻,觀看時,百度會推送該劇“裴喜君”的角色智能體,巧妙引導用戶與智能體對話。
數輪深度交流後,適時推送高度匹配的創意廣告,比如愛奇藝APP,引導進一步產生轉化。
如此一來,智能體開發者、百青藤、聯盟合作伙伴,完成三贏,用戶也獲得了無感切換的問答體驗。
百度聯盟的角色升級,其不止是流量聯盟,更是技術聯盟、產業聯盟。
變與不變
勇立潮頭的先行者,早一步嚐到甜頭。
中國供應商網,是一家專注於提升中小企業營銷效率的B2B平臺,接入百度智能體變現插件後,在用戶需求獲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負責人唐利文介紹,智能體能精準把握買家採購意向,積極高效溝通,深挖細節,“比原有的表單提交系統,信息完善率提升87%,轉化率提升31%”。
較早跟百度合作智能體的高三網,同樣見證AI的革新力量。自分發教育智能體後,高三網提供的搜索體驗,更多元、更高效。
“能感受到百度內部對智能體項目的重視,技術服務詳盡高效、解答快速,任何需求即時反饋。”
高三網聯合創始人宋喜文說,雙方配合默契,項目短短一週內就落地上線,整體收益提升數倍。
以上兩個例子,指向同一個底層邏輯:
不論流量的載體和變現方式如何更迭,萬變不離其宗,人與信息內容的關係,是貫穿始終的主線;流量增長紅利逐漸消失,提升用戶體驗和價值,是促進商業化效率增長的不二法門。
邁向新一輪快速發展的百度聯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挖掘智能體場域背後,具體的“人”的需求。
人人可開發,人人可分發,人人可獲益,一個新的紀元,正在開啓。
智能體在百度生態的分發量大幅增加,8月的日均分發量破千萬。
文心智能體平臺新上線的商業三件套——鏈接掛載、線索轉化、商品掛載功能,覆蓋主流的轉化場景,最高支持100個商品掛載。
該平臺已聚集60萬開發者、10萬家企業,其中,2萬多個智能體使用了商業組件。
在何俊傑看來,創新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我們始終堅持,把AI這塊好鋼,用在業務的刀刃上,爲企業、爲行業帶來實打實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