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門就破財!網友準備7000元禮物還被暗示買單?這4件事不說清楚,感情真的會散!
一名男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靠北女友》發文,控訴自己首次到女友家拜訪,依照女友建議準備了價值超過7000元的見面禮,沒想到飯局中還被「暗示性」要求幫女方一家人買單,令他感到心寒,最後獨自離場、質疑這段關係「自己是否高攀不起」。該貼文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爲男方反應合理,也有人認爲這只是文化差異與默契落差。
該男網友表示,當天準備了洋酒、日本保養品及臺灣特產禮盒,總價超過7000元,按照女友交代備齊。拜訪過程短暫寒暄後,女方父母臨時提議外出用餐,一行六人前往中式餐廳點了十道菜與一道湯。用餐中途,女友多次以踢腿、手機訊息、假借提醒的方式要求他「先去結帳」。原PO表示,自己多次裝傻未迴應,直到飯後女友一句「我沒帶錢」,他只好默默結帳。
結帳後,他當場對女友表示不會再陪她回家,並於門口簡單向女方母親致意後離開。他補充自己年薪約120萬元,尚在還房貸、努力存結婚基金,「這些情況她都知道,卻仍要我一個人負擔。」
貼文引發許多網友討論,有人指出「第一次見面由女方家請客比較常見」,也有人認爲女方安排昂貴見面禮卻又不共同分擔飯局費用,「等同雙重壓力」。但也有網友認爲男方過於敏感,直言「不就一頓飯,至於嗎?」、「男人小氣纔是感情中的地雷」。
更有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表示,戀愛初期確實會爲了讓對方在家人面前「有面子」而主動替對方準備禮物或說詞,認爲幫另一半做好形象比較重要。
當戀愛進展到「見家長」這一關,除了表現得體、送禮得宜,更重要的是雙方有沒有先講清楚「遊戲規則」。以下4件事如果沒談好,很容易讓雙方從一頓飯看清一段感情的走向:
1. 見面禮誰決定?金額要量力而爲
伴手禮不是考試,重點是心意而非金額。若是女方指定品牌、預算,男方也有權衡實力的空間。建議雙方事前一起挑選,不要讓準備禮物變成一種「責任測試」。
2. 用餐費用誰出?事先講好纔不尷尬
男網友描述,餐廳是女方家提議,六人共餐卻在結帳前突然被女友「點名」結帳,讓他大感錯愕。
許多網友認爲這種做法很失禮:「第一次作客不是應該女方家煮一桌嗎?就算去餐廳,通常也是女方爸媽請客,怎麼會讓客人買單?」
若是女方家邀請吃飯,傳統上應由邀請方負擔。但若是共同提議或臨時決定出外用餐,建議情侶私下先講好分帳或由誰請客。臨場「裝傻推責任」只會埋下誤會種子。
3. 爸媽是家人,不是觀衆席
有女網友坦言,自己過去也曾幫另一半「撐場面」:「我會自己買禮物回孃家,說是老公送的,讓我爸媽覺得他貼心。」出發點是爲伴侶好,但若過度強調形象,讓對方壓力過大,反而變成一場人設表演。
4. 經濟觀念不對等,早談比晚吵好
原PO透露,自己年收約120萬,但剛買房、負債900萬。女友在傢俱行擔任會計,月薪約3萬,卻習慣開高規格的待客清單,讓他覺得力不從心。這類「經濟不對等」的情況很常見。重點不在誰多、誰少,而是是否能互相體諒與調整,這比請一次飯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