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波信用管制打趴淡江大橋利多 淡水新建案揭露量比腰斬還慘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淡水預售屋單月揭露量平均剩下74件,較第七波前一年單月平均就少了75%、比腰斬還慘。信義房屋提供
淡江大橋終於預計明年通車,重大交通建設即將實現,不過淡水預售市場仍不敵政策管控,管制前後的單月預售揭露量減少了75%,接下來利多實現後,就要觀察淡江大橋的實質效應,與未來淡北外環道路的興建,能否吸引更多的民衆進住。
統計顯示,從2021年7月實價登錄2.0上路以來,淡水地區的預售揭露就將近1萬戶,第七波管制前一年平均單月淡水預售揭露301戶,反映淡水在房價相對平價與捷運、淡江大橋興建的利多下,吸引不少民衆進場購買預售案。
不過就在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單月揭露平均剩下74件,較第七波前一年單月平均就少了75%、比腰斬還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淡江大橋利多對於房市有正面激勵效果,不過從工程確定發包開始興建後已經歷經多年,該上車的也都上車了,現在已經從有夢最美,逐漸到利多實現,未來就要看通車後是否有效解決淡水民衆的通勤問題。
另外,曾敬德指出,淡水還有淡北外環道路的建設利多,長期交通狀況有機會進一步改善,不過衆多利多仍得面對政策管控問題,現在市場自用當道,房市也迴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