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迎來黃金髮展期 上市公司積極佈局

本報記者 蒙婷婷

2月21日,成都市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產業集羣重大項目集中籤約暨現場推進活動在成都市新都區舉行,總投資額超500億元的47個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產業集羣重大項目簽約亮相,推動成都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產業邁入集羣化發展新階段。

據記者梳理,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已成爲多地2025年重點工作。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委員會秘書長吳高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低空經濟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在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隨着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低空經濟產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據瞭解,成都此次集中籤約的47個重大項目,涉及低空經濟、商業航天、大飛機制造與服務等多條產業鏈,具有推進產業鏈“補空白、強弱項、國產自主”的鮮明特質,落地後將賦能成都市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產業集羣加速發展。

在政策層面,成都市在此前發佈的“成都市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方案”之“低空經濟裝備提振行動子方案”,提出“到2027年,搭建應用場景21個,開通航線41條”的發展目標。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都發展低空經濟產業具備諸多優勢。比如,成都科研實力雄厚,擁有衆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具備較強研發能力,能夠爲當地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同時當地政府也給予產業發展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導,而且當地產業基礎紮實,能實現產業協同發展,發揮集羣效應。”

支培元進一步補充稱:“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前景廣闊,隨着技術進步,低空飛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不斷提升,物流配送、城市治理、低空文旅和低空出行等應用場景將日益豐富。”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30個省份將“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寫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如,北京市提出“打造低空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先導區”;吉林省提出“開拓新型顯示、低空經濟等應用新場景”;四川省提出“打造西部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在利好政策和市場需求推動下,相關上市公司正積極佈局低空產業。例如,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已經從現代飛機機載設備的維修,擴展到航空相關分系統、航空零部件等的研發與製造。

據瞭解,專注於工業無人機相關產品領域的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基本形成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無人值守系統等完善的全產品譜系,可爲後續政務市場開展低空數字經濟運營等業務提供強力支撐。

在低空經濟領域,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參與了二十多個型號的無人機項目,同時還參與了反無人機系統產品的研製。而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則與科研院所合作,積極探索低空經濟涉及應用場景研究,開展支線物流運輸、醫療物資精準投送等試驗,開發出多款中小型無人機等新產品。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