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包裹免稅回不去了 美週五畫句點有6個月過渡期

一艘滿載貨櫃的貨輪停靠在美國加州奧克蘭(Oakland)港。(路透)

美國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約24,408臺幣)的包裹免稅政策週五將永久終止,並有6個月的過渡期。

路透28日報導,在這段期間,郵政服務託運人可選擇根據包裹原產國每件支付80—200美元(約2,441—6,102臺幣)的固定關稅。川普政府官員說。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週五凌晨12:01(東部夏令時間04:01)起,將對全球所有進口包裹一律徵收正常關稅,而這擴大了川普政府今年稍早取消對來自中國和香港包裹免稅政策的範圍。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說:「川普總統終止了要命的低額免稅漏洞,藉由限制毒品及其他危險違禁品的流入,拯救數千計美國人的生命,並每年爲我們的財政部增加高達100億美元(3,051億臺幣)的關稅收入。」一位政府高官則說:「這是一項永久性變更」,並強調任何設法恢復對可信賴貿易伙伴國免稅的努力都「絕無可能」。

「小額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政策自1938年開始實施,並於2015年從200美元(6,102臺幣)提高爲800美元(約24,408臺幣),以促進電子商務市場上小企業的成長。然而,在美國川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來自中國的直運包裹激增,爲「希音」(Shein)和海外版拼多多Temu等電子商務公司創造了直達消費者的新商業模式。許多這類包裹未經篩檢就進入美國,川普政府指責這項免稅政策導致芬太尼(Fentanyl)及其前體流入美國。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