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終止小包裹免稅 電商成本大增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此政策訂於29日美東時間凌晨12:01(臺灣時間30日中午)正式上路,屆時無論包裹價值爲何,美國將對所有包裹進口徵收關稅。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向記者表示:「川普總統終止這個致命漏洞,藉此可限制麻醉品和其他危險違禁品流通,挽救數千名美國人的生命,併爲財政部每年增加高達1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

路透引述一位美政府官員說法指出:「這是一項永久性的改變。任何試圖恢復對信賴貿易伙伴國家豁免的動作,都徒勞無功。」

另一位美政府官員則稱,自5月2日取消對中國和香港包裹豁免以來,CBP額外徵收的關稅已超過4億9,200萬美元。

美國最低限度免稅政策自1938年起實施,最初進口的最低免稅額爲5美元,之後也逐漸調升,到2015年時從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旨在促進電子商務市場上的小型企業發展。

然而,隨着川普第一任總統任內調高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後,來自中國的包裹出口量激增,爲電商公司Shein和Temu創造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新商業模式。

根據CBP命令,針對川普徵收關稅稅率低於16%的國家(如英國和歐盟),包裹將被收取80美元,來自關稅稅率16到25%國家(如印尼和越南)的包裹將被收取160美元,來自中國、印度、巴西等關稅高於25%國家的包裹將被收取200美元。

過渡期訂於2026年2月底結束,屆時郵政服務須轉爲針對產品全額價值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