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基期、轉機題材股 有潛力

臺股。聯合報系資料照

市場提前反映聯準會(Fed)重啓降息循環的預期,科技股帶動美股主要指數同創歷史新高。當聯準會正式吹響降息號角,激勵非美貨幣走揚,資金行情的紅利正悄然重塑全球股市格局。

臺股亦受惠於流動性回暖效應,外資熱錢涌入,推升多頭架構得以延續,投資人信心逐步回升。然而,聯準會採取的「管理式降息」,本質上是將限制性的政策利率迅速調降至中性水準,並非市場所樂觀期待的全面性貨幣寬鬆。

因此,聯準會難以釋出更具鴿派色彩的信號,壓抑市場對明年降息路徑的預期,隨着市場逐漸消化降息利多,氛圍恐將轉趨觀望,股市漲勢亦可能面臨技術性修正壓力。

聯準會的政策轉向並非空穴來風,最新就業數據顯示,失業人口首度超越職缺數,反映勞動市場動能放緩與關稅導致企業觀望情緒,進一步加劇經濟下行的壓力。

因此,聯準會啓動降息循環,象徵資金成本的調降,爲市場注入更充沛的流動性,也爲風險性資產的再定價創造空間。尤以具備成長趨勢支撐的產業,以及高估值的族羣受惠最深。

AI明星股儘管短線漲多回檔,但並非是資金離場,而是進入估值合理性與獲利持續性的再評價檢驗,以及反映的是市場對基本面與資金面的重新平衡,而非產業趨勢反轉與泡沫化。

臺股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彰顯多頭格局的韌性與延續性。盤面類股輪動維持良性節奏,資金於各類題材間靈活切換,顯示市場結構穩健,加上國安基金延續護盤,爲市場注入穩定力量,有效支撐投資人信心。

然而,隨着漲勢動能逐漸收斂,盤勢也開始轉爲高檔震盪格局。同時,輝達以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雙方擬攜手開發客製化資料中心與PC晶片計劃,引發未來科技巨頭對臺廠市佔此消彼長的變化,亦成爲供應鏈股價走勢的潛在變數。

因此,在資金行情的驅動下,股市逐步反映降息後的第二波行情,法人資金也已悄然聚焦股價位階相對偏低、且財報獲利上修的個股,尤其是受惠於AI高速運算趨勢的相關產業,這些族羣不僅具備成長潛力,亦擁有投資評價修復的空間。

投資人應尋求風險報酬比更佳的配置選項,而非一味追逐高漲題材。臺股短線雖波動加劇,整體多頭架構仍未遭破壞,低基期、具轉機題材的族羣有望成爲下一波華麗轉身的主流股。(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