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拚社福卻被扣補助?主計總處:視地方財政評估非一律扣減

不少縣市近年積極擴充社福支出,但部分非中央法定項目佔比過高,反遭中央扣減一般性補助。 路透

不少縣市近年積極擴充社福支出,但部分非中央法定項目佔比過高,反遭中央扣減一般性補助。行政院主計總處解釋,此舉是因應監察院、審計部要求,由中央建立對地方社福的預警機制,且現行機制並非一率扣減補助款,僅在地方施政未兼顧財政紀律及社福政策合理性纔會扣減。

明年適逢縣市長大選,各地方政府近年拚社福有感,非中央法定社福支出不斷攀升,有縣市卻遭中央扣減一般性補助款。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至今,已遭中央扣減1億1800多萬元,他指出,中央法定社福項目跟不上時代,「不食人間煙火很多年」,市府已向審計部、監察院反映,建議不要再將非中央法定社福列爲扣分項目。

主計總處說明,憲法及地方制度法規定,縣市爲地方自治團體,地方社會福利業務、財務收支及管理均署自治事項,中央尊重地方因地制宜;因應2010年、2011年監察院、審計部意見,爲避免地方政府發放超過一致標準的社福現金,造成財政沉重負擔,中央自2012年度建立對地方社福的預警機制。

主計總處以2024年度中央對地方社福預警機制爲例,強調現行機制並非一率扣減補助款;若地方政府以新增財源支應社福支出,或財政狀況維持在不錯條件,擴增項目的預警處理將另予考量。

主計總處續指,反之,若施政未兼顧財政紀律或審慎評估社會福利發放的合理性及妥適性,持續擴增超過一致標準社會福利支出發放額度,則以直接扣減補助款作爲警惕。

針對現行中央對地方政府的社福預警考覈作業,主計總處表示,將於每年12月邀集地方舉行會議研商下一年度考覈標準,訂定過程公開透明,所有顯示一體適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