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首投具身智能!押寶聚焦工業落地的小雨智造

《科創板日報》7月8日訊(記者 李明明)近期國內機器人和具身智能賽道融資持續火熱。

近日,小雨智造宣佈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由滴滴領投、北京信產基金追加投資。從早期小米集團、王田苗教授、科大訊飛等機構和個人的押注,到如今滴滴、北京信產基金聯手加碼,此次融資或標誌着這家聚焦工業具身智能平臺公司正加速邁入產業化進程的新階段。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此前,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也參與了小雨智造的種子輪融資。

聚焦工業具身智能的規模化落地

公開資料顯示,小雨智造2023年1月成立,是一家專注通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的科技公司。短期內,其目標是通過AI技術,爲製造企業提供生產力支持;遠景目標是將機器人帶入億萬家庭。

公司創始人喬忠良是小米的初創成員之一,作爲MIUI研發負責人,他負責過MIUI 9到MIUI 12等產品;聯合創始人王文林主導過“小米大腦”開發,爲大模型平臺化先行者。團隊還匯聚了微軟、華爲、字節等科技企業人士,在操作系統、大模型和機器人控制領域實踐經驗豐富。

小雨智造相關負責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公司致力於打造“如手機般易用”的工業機器人,契合工業核心需求,爲複雜製造場景提供了高效的智能體驗。產品方面,小雨智造研發了“Xiaoyu Brain”通用機器人大腦,使機器人能夠在工業環境中執行各種任務。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大模型解決方案,主要特點是高精度、高魯棒性和高泛化性。

公司方面進一步表示,小雨智造目前已實現工業具身智能的規模化落地,其自研大模型焊接機器人末端閉環控制精度突破1毫米,已在航空航天、造船、重型機械、鋼結構等領域常態化運營,並獲重工龍頭百臺訂單。據悉,公司同時還在推進與國家級車企的合作,拓展應用落地場景。

此前,小雨智造與松下旗下的合資公司唐山松下合作,旨在利用大模型技術拓展智能焊接機器人市場,提供易用、高效的智能焊接機器人產品。

作爲日本松下在亞洲設立的電焊機機器人研發中心和製造基地,唐山松下擁有超過100萬臺電焊機、近5萬套焊接機器人活躍在工業領域,這爲大模型智能焊接機器人落地提供了支撐。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小雨智造申請一項名爲“應用於機器人焊接場景的交互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的專利,公開號CN120245015A,申請日期爲2025年06月。

小雨智造表示,未來十年,將聯合全球領軍企業,打造開放生態平臺,通過戰略合作驗證技術普適性,推動智能工廠建設與產業鏈協同升級,力爭三年內顯著提升市場滲透率。

喬忠良認爲,智能機器人產業崛起需要通過真實場景的規模化應用催生特斯拉式的行業巨頭,倒逼基礎設施、供應鏈和商業生態的成熟。

關於小雨智造爲何聚焦工業場景,一位具身智能創企高管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衆多場景中,工業領域憑藉明確需求、深厚基礎與強勁潛力,成爲AI落地的首選“試驗場”。誰能率先連接“AI大腦”與工業現場,誰就能搶佔通用AI商業先機,小雨智造憑藉自研具身智能平臺,已逐漸佔據這一關鍵路徑。

滴滴領投A+輪融資

滴滴對小雨智造本輪融資的領投引發市場關注。

有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在業務層面,在智能機器人的導航和操作中,滴滴與小雨智造可以實現技術的共享和協同發展;另一方面,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包括出行等多個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大模型訓練上,也可以想象滴滴將爲小雨智造的“一腦多形”提供助力,通過深度學習和分析,不斷提升平臺的智能化水平和適應能力。

本輪追加投資的北京國資——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則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攜手社會資本共同組建。其管理規模高達100億元,專注於圍繞國家及北京市信息產業的戰略性佈局進行直接股權投資。

財聯社創投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已經對外投資了約20家企業,包括千尋位置、清微智能等明星項目。

而在小雨智造剛成立時,黎萬強就出手了種子輪。在小米時期,黎萬強就曾表示,未來進入萬物互聯時代之後,每一個硬件產品都是一個智能化節點,硬件之間可以有相互影響的關係。機器人作爲智能硬件的一種,未來也將融入這一萬物互聯的體系,與其他設備實現數據共享和交互,共同爲用戶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