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去庫存,初見成效!
再過一週,就正式進入春節假期,接近年末,地產圈似乎並不安穩。本週房地產行業又有哪些大事要聞?明源君已經幫大家彙總起來了,下面我們一起進入《地產頭條》看看吧。
24年房地產業GDP同比下滑1.8%
地產仍處深度調整期
近日,國家統計局正式對外發布了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初步覈算結果,揭示了我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
據初步覈算,2024年中國金融展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GDP同比增長達到了5%。不過房地產業則面臨着一定的挑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房地產業GDP同比下降1.8%,其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也從2023年的6.8%下滑至6.3%,下降了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此前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我國當前正處於經濟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傳統動能如房地產的驅動力逐漸減弱,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也隨之下降。
根據高盛分析,雖然24年的GDP增速維持在5%,但結構上卻比較脆弱,尤其內需的大頭房地產相關的活動指標繼續下降,比如同比-40%的新完工面積和-28%的新開工面積,從保持GDP增速的角度上考量,2025年對房地產增量支持政策出臺的緊迫性變得非常強。(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點評:
從數據顯見,地產的深度調整仍在持續,尤其在前三季度,市場的低迷一下子讓情緒達到了冰點,所幸的是四季度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挽救了市場持續下行的頹勢,逐步出現止跌回穩。
對行業來說,25年仍是不可鬆懈,外部環境的動盪,內部需求的不穩定仍是會對行業有很大的風險,因此25年政策的正向刺激仍需持續。可以確定的是,地產作爲支柱產業的角色仍未改變,只是要想經濟更遠地發展,還是需要擺脫對地產依賴,逐步找到多元經濟動能,才能更好應對風險。瞭解AI創意工場,內容靈感不枯竭
北京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了
一次申請,按月支付!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開展提取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結合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業務實際,創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模式,進一步加大對住房公積金繳存人租賃住房支持力度。
在政策發佈前,繳存人需先繳納房租,再提取住房公積金,無法實現隨用隨提;住房出租機構希望增加租金收繳渠道,保障租金收繳率。
政策發佈後,公積金中心按月將繳存人可提取的住房公積金直付給住房出租機構,繳存人無需先交房租,切實減輕租房成本;住房出租機構可實現租金及時收取,減輕現金流壓力,提高市場綜合競爭力。(來源:新華網)
點評:
公積金直付房租一方面減輕市民租房的壓力,另一方面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支付途徑,尤其對於在一線城市的租房人羣,無疑做到了關愛到位。
另外,針對當下民衆消費更關注租房,而非買房的需求,公積金租房業對民聲做到了響應,這也算是一種市場進步,預計後續更多一線城市也會在政策端逐步持續加大對租房消費支持力度。
中國1月LPR出爐
已連續三個月維持不變
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2025年1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爲:1年期LPR爲3.1%,5年期以上LPR爲3.6%。以上LPR在下一次發佈LPR之前有效。從數據可見,LPR已連續三個月維持不變。
業內人士表示,LPR維持不變在預料之中,主要有兩個原因造成。
一方面,作爲LPR報價的定價基礎,1月以來政策利率,也就是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穩定,已在很大程度上預示1月LPR報價會保持不變。
另一方面,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降至1.53%,加之近期銀行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上行,報價行缺乏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來源:經濟參考報)
點評:
從當下來看,房貸利率在24年已經經歷過多次大降水,近期調整的時間在24年10月,這纔剛剛完成了很大幅度的調整,因此繼續短期下調必要性並不高。
從趨勢看,LPR的仍有下探的可能,主要考慮到美國後期降息的風險,及國內經濟的不穩定性,預計下一階段LPR的變動,將在穩增長、穩匯率、穩息差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平衡。
碧桂園正式復牌
帶動地產股全線大漲!
1月21日,停牌9個多月的碧桂園發佈復牌公告,鑑於董事會認爲公司已達成復牌指引所規定的所有要求,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請於當日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買賣公司股份。據悉,正式復牌後當天,碧桂園股價一度上漲近30%。
受碧桂園復牌影響,港股內房股也持續走高。包括富力、綠城、龍湖等多股跟漲。與此同時,A股地產股也迎來全線大漲,萬科、金地等股票跟漲,漲幅超過5%。
追溯過往,2024年3月,碧桂園宣佈延遲刊發2023年財務業績,並於2024年4月2日起在港交所申請停牌,碧桂園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因面臨的經營環境複雜,需收集更多信息進行會計估計與判斷,以合理反映行業和公司變化。
隨後,碧桂園在2025年1月14日公佈了2023財年及2024財年上半年業績,滿足了港交所復牌指引下的關鍵條件,其復牌之路得以鋪平。(來源:界面新聞)
點評:
碧桂園的復牌對公司和整個地產業都是積極信號,一方面可以看到得益於24年政策正向刺激,龍頭房企在市場的風險逐步弱化,債務危機降低,讓他們有了喘息機會;另一方面,曾經的行業巨頭經歷過市場蟄伏後,重新面市,也是爲那些仍在掙扎的房企看到了希望。
不過對碧桂園而言,更爲重要的仍然是保交付和保經營兩項工作,且把握好政策窗口期,提高項目產品力,提升營銷,這樣才能讓自身逐步走向正規。
動手了!
又一央企組織架構調整
1月20日,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佈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主要涉及區域公司合併及人事調整。此次調整旨在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運營效率。
據悉,調整首先在架構上,包括包括江蘇與淮海公司合併爲江蘇公司;浙江與浙南公司合併爲浙江公司;山東與齊魯公司合併爲山東公司;遼寧與大連公司合併爲遼寧公司。
同時人員上也有很大變動,吳勁鬆被提名爲保利上海公司總經理;張磊被提名爲保利戰投中心總經理;傅小君被提名爲保利浙江公司董事長;朱忠偉被提名爲浙江公司總經理。
據相關人士報道,此次組織架構調整已在董事會審議通過,屬於公司常規動作,對公司經營影響不大(來源:觀點)
點評:
可以看到,近期的組織架構調整主要集中在央國企,包括保利,招商,華潤等,顯然,爲了應對挑戰越來越嚴峻的市場環境,國央企也紛紛開始做組織準備,積極求變。
雖說調整頗有降本增效之意,但精簡組織也是爲了人員精細管理,保持合理人效水平,有利於風險應對,以此提升房企未來穿越週期的能力。
四季度百強新城庫存下降
去化週期減少5.5個月
近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最新市場報告,隨着一系列精準政策的落地,2024年四季度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規模明顯下降,目前去化週期相比最高點減少了5.5個月,意味着去庫存週期迎來了拐點。
以深圳爲例,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5月深圳新房住宅月度去化週期達到歷史高峰,超過了26個月。
不過,24年下半年深圳新房市場及時調整,疊加“9·30政策”紅利市場率先回暖。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新房預售的最新去化週期已經降至9個月,去庫存壓力有所減緩。瞭解AI創意工場,內容靈感不枯竭
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全國百城中共有87個城市庫存規模出現同比負增長現象,意味着全國絕大多數城市庫存規模消化狀況不錯。2025年,各地在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過程中,去庫存各項指標將有持續優化空間。(來源:易居研究院)
點評:
在長週期發展下,去庫存仍是當下房企關注重心,從24年市場發展看,雖已有短暫成效,但並沒有達到完全復甦的局面,去庫存的壓力還是存在。對房企而言,每一次市場的風口都是去庫存的絕佳機遇,因此要做好營銷鋪排,此外,在逆勢下,做好保交付,去化債也需要同時進行,只有通過逐步地修復,才能提振市場信心,後續市場回暖纔有希望。
白名單貸款高達5.6萬億
地產紅利再度升級
1月23日,據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截止1月22日,貸款金額又增加了5700億元,房地產“白名單”項目的貸款金額現在已經到了5.6萬億元。
肖遠企表示,“白名單”機制爲房地產項目建成交付提供了充足穩定的資金保障。
在這項機制下,確立了一個原則,就是“應進盡進、應貸盡貸、能早儘早”,也就是說符合“5+5”條件標準的房地產項目均應該納入“白名單”項目管理,實現“應進盡進”。
項目進入“白名單”後,銀行建立綠色通道,積極予以融資支持,實現“應貸盡貸”。而且,還允許銀行將全部貸款提前發放到房地產項目公司開立的項目資金監管賬戶,實現“能早儘早”,從而確保項目能夠及早開工,中間不斷工。
肖遠企還透露,截止到目前,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經支持了14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信息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點評:
可以說,有了這“白名單”和近期金融政策的支持,給低迷的樓市打了一支強心針,優質房企的項目在開發上有了更多資金保障,讓市場逐步達到止跌回穩的效果。同時,白名單也給購房人做了堅實後盾,對民衆的情緒恢復十分有利,更好地把樓市活躍起來,無論在買賣端都有正向刺激,對市場而言,這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機遇!
樓面價6.4萬+/㎡
濱江強勢拿 下杭州地王!
1月24日上午,杭州農曆春節前的最後一場土拍大戰打響。3宗涉宅地,分別來自拱墅區、西湖區與錢塘區,位於湖墅、雲谷、下沙金沙湖三個板塊。
其中市中心湖墅板塊的民生藥廠宅地,是本場土拍的大熱門。
據悉,該地塊位於美都廣場西側,近霞映錦繡裡、頌映傳麒府。地塊容積率2.6,可建面積8.4萬㎡,起拍總價31.86億元,起拍樓面價37860元/㎡。
這宗地塊爲杭州市中心原民生藥廠規劃的第三宗涉宅地,上個月一掛牌便成爲市場熱點,吸引到了約13家房企報名。
最終,經過220輪競價,地塊由濱江以54.56億元總價競得,成交樓面價64834元/㎡,溢價率71.25%。一舉超越了2024年10月22日綠城以50717元/㎡樓面價競得的錢二綠城玉瀾月華,成爲杭州涉宅地新單價地王!(來源:錢報杭州房產)
點評:
不由看到,杭州近幾年一直在貫徹“精細化”供地策略,地塊的品質越來越高,濱江作爲華東地區當仁不讓的標杆房企,24年的成績可謂十分出彩,此次高調拿下地塊,可以看到企業在杭州持續深耕,做品質高端住宅的策略未曾改變!隨着本土房企在地緣深耕格局不斷擴張,相信房企的分化局面會逐步放大。
知名企業破產重整
逐步轉向新業務
1月22日,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金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公佈了重整計劃(草案)。至此,中國內地首家大型房企破產重整,正式拉開序幕。
據悉,金科股份以引入重整投資人投資、設立償債信託的方式進行重整。 隨同重整計劃,重整投資人的完全體名單也一併披露。
品器聯合體、四川發展證券基金 、以及 中國長城資產爲產業投資人。 四川發展證券基金 等25家法人機構和自然人爲財務投資人。 他們和金科股份原股東、債權人一起,出演這場重整大戲。
金科股份的經營方案顯示,經過重整,金科股份化解了流動性風險、消除債務負擔、淘汰低質低效資產。
重整後的金科股份主要佈局投資管理、開發服務、運營管理和特殊資產等四大業務板塊,通過投資經營不良資產、運營開發中高端住宅、做精做強不動產服務、創新發展產業機會,實施“汰舊、取新、強鏈補鏈”轉型路徑,分階段實現短中長期經營目標,尋找新的增長曲線。(來源: 樂居財經)
點評:
時下,金科的破產重整給大部分處於水深火熱的房企做了範本。對有同樣處境的房企而言,在一攬子解決債務問題之外,他們仍看到希望,有一種樂觀的期待,在金科重整案例的背後,他們發現自己在公司的話事權還有保留的可能。
點擊下圖,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