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出被工作追著跑的第一人生! 盧進忠從「廁所先生」找啟發(上)
科技業工程師盧進忠2024年11月收到公司通知郵件,無預警展開退休生活,趕在離職日前夕,他做完拖5年多的左膝半月板手術,現在積極復健,他發現過去寫下的10個願望,實際退休後想法已不同,後來認真回溯上班時每天最寄望的是什麼,現在認真執行的反而是:好好的睡一覺。
盧進忠是前外商臺灣分公司發言人,他早期是IC設計工程師,在英特爾工作的後期負責技術行銷,他擅長將大量艱澀的技術原理及專有名詞,由英文轉譯爲好懂的中文,提供臺灣市場最新資訊,由於在跨國企業工作,他白天上班,晚上仍須待命配合美國總部要求開跨國會議,甚至隔日有活動要交報告,也讓他一顆心懸着。
長時間工作,在臺灣工程師圈並不稀奇,由於工作量大又不定時,很容易讓假日放鬆時間也很難完全放下,加上家事也得在假日處理完,超長的待命狀態,讓他即便發現膝蓋疼痛,盧進忠多年來只是用被動式療法處理,用打針、復健及吃止痛藥方式撐着。
2024年10月他收到公司的離職通知信,看到自己的名字在信上,雖心理有衝擊,但理解外商企業組織變動頻繁,「我有猜我會在這一次名單內,因爲人數很多,但我們部門真的沒人可以砍了。」他雖坦言從沒認真想過要幾歲退休,退休後要做什麼?但在外商企業上班,職缺變動不可預料確實比臺灣傳統企業更頻繁。
「我覺得臺灣很多工程師都喜歡工作,不回家,待在公司裡。工程師就兩種人,不是做設計開發軟硬體,就是像我們是技術行銷,將新的技術或產品對內或對外做溝通。當你喜歡你的工作時,你會花較多時間在工作,回到家要面對家裡的事情、父母的事,很多工程師去公司上班會比回家更快樂,把工作當作避風港。」盧進忠說。
盧進忠
盧進忠是前外商臺灣分公司發言人。記者黃義書/攝影
離開職場每天最寄望的事:好好睡一覺
3~4年前,他還在上班時,公司舉辦一個團隊活動,要大家把明天當成世界最後一天,列出十件最想做的事情,當時他也洋洋灑灑列出十點,像是去歐洲、澳洲玩等等,但現在真正離開職場時,他卻發現:當初寫的十點,現在感覺都不太一樣。
一方面是公司變動影響,二方面是身體出狀況,膝蓋開刀後預估需要3~6個月復健,修養期間他重新回想工作時每天最寄望是什麼?後來發現「每天最寄望的事,是能好好睡一覺。」
在跨國企業上班,臺灣有時差,晚上11~12點接到電話是常態,疫情前,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差,頻繁到連老婆都會向他抗議,而現在退休後,盧進忠每天都好好睡覺。
去年曆經父親過世,讓他調整價值觀,將健康放第一位。「過去上班會先以完成工作爲優先,不論家裡的事或自己身體不舒服,都會排比較後面,但現在要我設置一個新目標的話,就是健康優先。」盧進忠說,這也是他決定安排膝蓋開刀原因,沒想到手術前夕接到公司離職通知信。
現在膝蓋復健成第一要務,他每天在公園走路30分鐘以上,搭配游泳。先從住家附近公園開始,他慢慢會用新視角看生活周遭,「我的第一人生是被工作追着跑,每年都被行事曆追着跑,COMPUTEX結束後,就是公司的年度科技論壇,上半年有消費產品發表,下半年有商用產品發表,兩三個月來一個大發表會,即使放假也因爲工作很多,生活被塞得滿滿,根本無法注意生活周遭。」他說。
盧進忠
現在膝蓋復健成第一要務,盧進忠每天在公園走路30分鐘以上。記者曾吉鬆/攝影
現在不少家族成員也進入退休期,盧進忠觀察往往女性比男性擅長安排生活。他每天參加各研討會及講座,還報名社區大學課程,把時間排的很滿,但這屬特例,家族中不少老公退休是在整天窩家裡,反而太太整個禮拜都有志工或婦女團體活動,形成很大反差。
下一篇
登出被工作追着跑的第一人生! 盧進忠從「廁所先生」找啓發(下)
王振堂
放下世界級商戰恩怨
王振堂的6字真言幸福白皮書
看更多
看更多
林文伯
不能沒有矽品,也不能讓圍棋消失!
林文伯的棋王人生
看更多
看更多
李學寒
商場不是修羅場
李學寒把人生當成一場修行
看更多
看更多
劉秀枝
每一天都很幸運!
劉秀枝退休18年活出富足時光
看更多
看更多
靳秀麗
媒體人到心理師
靳秀麗:慢慢走比較快
看更多
看更多
文字|王鬱倫
編輯|林語柔
設計|林庭毅
工程|林鬱軒、連政瑋
企劃|陳彥甫
監製|蔡美玉、曹正芬、簡正一、楊孝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更多專題
前英特爾亞太區電腦通訊事業羣商用技術產品經理盧進忠。記者曾吉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