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後新質生產力浪潮再升級,券商如何爲科創企業開闢發展快車道?

財聯社2月17日訊(記者 王晨)2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資本市場需圍繞服務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需求,《實施意見》圍繞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各個環節提出具體舉措,爲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提供強有力支撐。

銀河證券表示,“新質生產力”成爲高頻詞,在2025年工作部署中,31個省區市均提到了“新質生產力”這個關鍵詞,總計提及了63次。與此同時,DeepSeek爆火帶動中國科技資產重估,其核心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引發資本熱議,進一步印證新質生產力領域的熱度攀升。

在此背景下,券商紛紛將服務新質生產力作爲重要目標,一方面積極推進全鏈條服務助力科創企業成長,另一方面持續探索差異化特色發展路徑。例如,國元證券提出“產業研究+產業投行+產業投資+綜合財富管理”的賽道戰略;華安證券聚焦“梯度培育硬科技”,推出“三投聯動”模式;廣發證券打造“五個一”產學研融合體系。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而金融則是其成長的催化劑。券商作爲資本市場的中堅力量,正以創新服務模式、專業能力和資源整合優勢,服務新質生產力,爲科創企業開闢發展快車道。券商的實踐不僅契合政策導向,也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注入金融動能。

全鏈條服務助力科創企業成長

一是投行驅動全生命週期融資支持。券商通過IPO、再融資、債券發行、併購重組等投行業務,爲科創企業提供貫穿初創期到成熟期的資本支持。

東吳證券提出“孵化器-助推器-彈射器-監測器”四階段服務模型,針對企業不同階段需求提供定製化融資方案,包括種子基金引導、私募債券發行、產業基金支持等。國信證券累計完成保薦承銷項目668家,募集資金近6000億元,尤其在光伏、新能源、高端製造等領域形成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其服務的隆基綠能通過多次融資實現跨越式發展,募集資金超260億元。廣發證券對於處在成長期、成熟期的科技企業,以投行業務爲抓手,提供IPO、再融資、發行債券、併購重組等服務,助力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二是投資聯動,作耐心資本賦能科技企業。爲破解科創企業早期融資難題,多家券商設立專項基金,踐行“投早、投小、投科技”理念。興業證券旗下興證資本在福建省設立首隻“專精特新”股權基金,聚焦早期投資,聯合政府與社會資本爲中小企業提供“耐心資本”。基金成立以來,已投資多個細分領域領軍企業,助力其突破技術瓶頸。華安證券推出“鷹羚加速成長計劃”,通過“硬科技100指標評價體系”對5600多家企業精準畫像,篩選高潛力項目並提供產研諮詢、投融資對接等免費服務,助力48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小巨人”。

三是研究賦能,產融協同打造創新生態。券商依託研究能力,爲科創企業提供產業洞察、技術趨勢分析和資源對接服務。廣發證券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9家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推動實驗室成果向生產線轉化。其“五個一”模式通過權威研究報告發布、產業基金設立,加速科技成果商業化進程。國元證券打造地方政府“智庫”,深度剖析區域經濟與產業戰略,協助地方政府制定科技金融政策。其“科學家陪伴計劃”在中安創谷設立科創金融綜合服務中心,爲科學家創業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國信證券持續通過產業研究和產融資源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孵化及培育、全產業鏈服務模式推進,積極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四是充分發揮區域優勢。華安證券緊扣安徽省“三地一區”戰略,投資硬科技初創企業,其“鷹羚加速成長計劃”與“硬科技100指標評價體系”,精準服務當地早期科創企業,促進產業整合與培育。興業證券旗下興證資本於寧德設“專精特新”基金,藉助區域產業生態,下沉服務觸達企業,投資賦能助力成長。廣發證券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爲不同階段科技企業融資並提供服務,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創新“五個一”模式,激活區域產學研資源。國聯證券挖掘地方優勢科創項目,構建產業鏈金融服務閉環,推動區域產業升級。東吳證券依企業成長階段提供特色服務,把控上市質量,促進區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國信證券紮根大灣區,借綜合服務、產業鏈協同、生態圈構建及專業投資,全方位提升區域新質生產力,各券商因地制宜作爲,成爲區域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金融引擎。

五是綜合服務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券商通過整合集團資源,搭建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國聯證券構建“投行+投資+產業落地”聯動模式,聚焦國家戰略產業,通過併購重組強化產業鏈協同。其服務覆蓋科創項目孵化、資本運作、產業整合全流程,助力區域優勢產業集羣發展。國信證券推出“e企同行”綜合服務生態,依託200多家分支機構,爲企業提供股權激勵、合規管控、算法交易等多元化工具,賦能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探索特色創新的差異化路徑服務新質生產力

在共性服務基礎上,部分券商通過特色模式探索差異化競爭,形成獨特創新的服務模式。

國元證券堅持“產業研究+產業投行+產業投資+綜合財富管理”的賽道。“1396系統工程”通過錨定十大新興產業、當好“九個角色”、開展“六大創造行動”,提升服務質效。其“併購重組專班行動”助力產業鏈“鏈主”企業整合資源,實現集羣式發展。

華安證券“三產協同”模式圍繞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投資超3000萬元的早期項目,並以“三投聯動”發揮“梯度培育”效用,投資引領、投行驅動、投研貫穿,引導資源流向關鍵領域。其“硬科技100評價體系”成爲安徽省科創企業篩選的重要標準。華安證券還打造6個服務科創企業的驛站無償開展服務。

東方證券形成“科技-產業-金融”循環體系,旗下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平臺協同發力,通過投資端、融資端的專業金融服務和特色金融產品,爲培育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創設科技主題基金,並重點支持科創票據承銷,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新質生產力的源頭在科技創新,廣發證券則從源頭抓起,創新打造“五個一”模式(即聚焦一個核心賽道,緊密聯繫一批科研機構,權威發佈一系列深度研究報告,高效建立一個合作機制,紮實落地一批企業),深度融合產學研資源,爲科技成果轉化與新質生產力培育開闢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