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深陷債務漩渦:預算缺口持續上升,債務佔GDP比率或稱超警戒線!
德國正偏離其財政紀律嚴明的傳統道路。
7月28日週一,媒體援引多位政府消息人士消息透露,德國出現新的預算缺口,到2029年,此前未獲資金支持的額外債務缺口預計將從1440億歐元增至1500億歐元。這些債務並非計劃中的聯邦債務,而是額外支出。例如最近,執政聯盟同意將母親養老金補貼計劃提前至2027年,這將額外增加45億歐元的支出。
分析人士指出,在總理Friedrich Merz領導下,德國已放棄財政嚴肅性和保守預算編制的最後努力,這些成本正被轉嫁到納稅人身上。
債務水平或突破90%臨界點
德國當前的債務軌跡呈現出令人擔憂的加速態勢。
2025年淨新增債務比率預計達到GDP的3.2%,這一數字遠超德國傳統的財政紀律標準。債務構成顯示出政府融資渠道的多樣化,其中聯邦直接債務820億歐元佔主要部分,地方政府借款150億歐元反映出各級政府的財政壓力,而370億歐元的預算外"特殊基金"則暴露出德國政府試圖通過影子債務規避正式預算約束的做法。
分析稱,一旦德國經濟陷入更深衰退,失業率上升和稅收收入下降將進一步拖累聯邦預算。這種雙向擠壓效應下,當前3.2%的GDP債務比率預測可能過於樂觀。
目前德國公共債務佔GDP比重爲63%,看似處於可控範圍內。但如果將當前政府的1萬億歐元債務計劃納入考量,到本十年末德國債務水平可能超過GDP的90%。
這一債務水平將使德國接近歐盟財政穩定標準的警戒線。90%的債務比率通常被視爲發達經濟體財政可持續性的重要臨界點,超出這一水平可能引發市場對主權債務風險的擔憂。
德國福利體系正步入崩潰的早期階段
德國在過去十年中維持開放的移民政策,導致社會保障負擔急劇增加,同時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了養老和醫療成本。自身經濟困境也進一步削弱了稅收基礎。
如今德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財政危機。到2025年,德國整體社會保障系統的赤字預計將超過550億歐元。其中法定醫療保險赤字將達到近470億歐元的創紀錄水平,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約70億歐元,長期護理保險虧損16億歐元。分析人士認爲,德國福利體系正步入崩潰的早期階段。
儘管德國徵收了越來越多的稅費,如二氧化碳排放稅、公路收費、房產稅和冷稅階梯等,但政府支出與實際稅收之間的缺口卻越來越大。自疫情前封鎖以來,德國公共支出增長了約三分之一,而實際稅收收入僅增長了14%。分析稱,這種嚴重錯配急需結構性改革,否則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德國並沒有任何收手的跡象。在德國政壇,由諸如基民盟在內的各類“國家主義型政黨”展開政治競爭,結果卻只有一個——越來越大的社會預算、源源不斷的福利承諾,以及國家對經濟的更深干預。
分析稱,德國政府正走向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因爲財政危機往往不會提前預警,它的爆發時刻,恰是政府無法再從資本市場融資之時。正如海明威形容破產的名言:“最開始是慢慢發生的,後來突然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