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費凍漲13年、輔導無加給 國教盟籲正視行政減量 推2改革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左)於教師節前夕,呼籲教育部應具體推動行政減量,,讓教師能專注教學、學生獲得實質支持。(圖/國教盟)

教師節前夕,國教行動聯盟於今(26)日呼籲教育部,應具體推動行政減量三大KPI,並落實導師費調整與輔導專業加給兩項待遇改革,讓教師能專注教學、學生獲得實質支持。

國教盟指出,教育部去年承諾推動行政表單減量,但一年來現場仍困於「通報量高、重複索資、表單臨改」,加上導師費多年未調、專任輔導教師無專屬加給,已衝擊IEP(個別化教育計劃)落實與高風險個案處理。

一名北市資深輔導主任表示,性平案與申訴報表繁瑣,輔導人力被行政任務綁住;不同單位要求重複提報,甚至臨時改版,造成二次蒐集;待遇上則存在斷層,導師費長期凍漲,輔導教師承擔高度情緒勞務卻無加給,明顯與專業付出不符。

國教盟提出「兩項待遇改革」:第一,導師職務加給自國中小2012年、高中職2017年調整至今,分別凍漲13年與8年,應隨教育現場隱形工時調幅,且不與他項加給互斥;第二,新增「輔導專業職務加給」,依證照與案量、風險係數給予合理補貼,確保專任輔導教師穩定支持學生行爲與情緒。

國教盟提出,行政減量則應以三大KPI檢驗:其一,表單總量管制與改版凍結,每校每月新增表件上限,且改版每學期不得超過一次,回覆期至少七天;其二,資料一次蒐集、跨單位共用,避免重複索資;其三,建立投訴分級與案管制度,透過教育性說明、調解與標準化流程,減少濫訴與冗餘會議。

國教盟強調,行政減量不是口號,待遇改革更非恩給,而是專業應得的保障。教育部若能同步推動「導師費+輔導加給」與「社政主責家長服務」,讓教師迴歸教學、學生獲真實支持,纔是對教師最實質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