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尖子生高考考了400多分

01

我老公的家族裡,今年有兩個小孩參加高考。

高考成績出來後,讓人大跌眼鏡,兩個尖子生,一個考了480多分,一個460多分。

高考總分是750分,這個分數可選擇的範圍有限。

聽到這個分數時,周圍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他們怎麼才考這麼一點兒分?不是成績挺好的嘛。

的確,他們倆中考時的成績太亮眼,按照人們心中預設的軌跡,高考應該至少在600分以上纔對。

他們倆一個男生,一個女生,爲了方便大家閱讀、區分,後面部分我用男生、女生來稱呼他們。

男生在中考前,有機會被保送到我們市裡的一中去上學,不用中考都可以。但他沒去,覺得離家太遠了。

能被保送的孩子,成績肯定是年級全5名以內,學校絕對的尖子生。

當時他爸媽問他,現在有保送的機會你不去,萬一中考考不上縣城一中怎麼辦?

他對自己的成績非常自信,跟他爸媽說,你們要相信我,我可以憑實力考上縣城一中。

結果,他還真的考上了,這讓他爸媽高興了好一陣兒。

今年過年和他爸媽見面時,聊到即將到來的高考,他爸媽言語間的意思,以男生的成績來說,一定要確保他上個一本。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媽甚至願意花大價錢去給他補課。

只是男生不同意,這件事纔不了了之。

02

雖然沒有明說,但我能感覺出來,男生的父母對他考上重點大學這件事,報以非常大的期待和希望。

在很多人眼裡,孩子考上重點大學,是鯉魚躍龍門的唯一機會。如果闖關成功,孩子以後的人生將被鮮花簇擁,時時刻刻花團錦簇,前途一片光明。

分數出來,塵埃落定,男生的父母肯定是難以接受的。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們家就男生一個孩子,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集中到男生身上,父母有任何負面情緒都是可以理解的。

女生中考考了710分,總分800分。這個分數,相當不錯了。

到了高中,她成績有點兒跟不上來,一直在補課,一對四的那種。

高考分數出來後,她媽心態還不錯。說,孩子上學也挺辛苦的,考了這分數,有大學上就行。

女生家裡還有一個弟弟,相當於還有一個備用號,父母對待孩子分數的態度也完全不一樣。

相當於老二分擔了一部分風險,不至於全軍覆沒。

我發現,孩子的學習也是階段性的,好的不一定一直好,差的不一定一直差。

我弟當年,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中考考上了我們縣城一中,到了高考,也就考了400多分。不得已,去上了一個三本。

03

前些天跟他聊天,說到這個情況,他說的一種現象值得深思。

城市的教育肯定比鄉鎮要好一些,在城市上學的孩子,遇到有方法的老師,把孩子的潛能都開發出來了。在老師的督促和呵護下,極盡全力,考上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高中。

到了高中,就是一個重新洗牌,重新來過的過程。

整個縣城的尖子生都集中到一個學校來了,大家成績方面都非常優秀,每一個學生都不錯,但老師顧不了那麼多的學生。

中考勝出者們不可能像初中階段一樣,每一個人都享受到尖子生的待遇。慢慢地,一些自律性不那麼強,或是學習有點兒吃力的學生,走着,走着就掉隊了。

反而是那些鄉鎮考上來的學生,以黑馬之姿,迅速擠進班級前列。

鄉鎮的教育資源有限,老師教的方法有限,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保護了學生的靈氣和學習熱情。

我弟說,他那一屆高中的前後幾屆學生,都有這樣的黑馬學生出現,最後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聽他講完,只有一個感受,沒有什麼東西的穩定性會一直保持不變。隨着環境、心境、生活狀態的變化,人的狀態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學生最直接的體現是,學習成績。

養孩子,包括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像是開盲盒一樣,不知道在某一個階段,會開到什麼樣的驚喜。

索性,放平心態,放鬆心情,坦然接受一切的發生,也允許一切發生。

04

孩子成績好,懷着欣喜去接納。成績不好,帶着欣賞去接受。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不會因爲一次考試,而前功盡棄。

因爲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現在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未來生活的養料和色彩,支撐孩子去前行的動力。

重點大學的起點可能真的要高一些,但不代表一般大學的學生起點就一定低。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思維方式,以及人生方向是否明確。

如果將成功或是高收入定義爲人生的最終結果的話,起點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個人行動力、執行力,際遇、機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成功就像不遠處放着的一塊誘人的蛋糕,有的人目標明確,以最省事,最省時的直線距離靠近它。並快速伸手夠着它,把它吃進嘴裡,享受美味的甜點。

有的人,圍着蛋糕轉了好幾圈,就是不肯上前去看看。

有的人,看見了那一塊蛋糕,不確定能不能吃,猶猶豫豫,不敢伸手去拿。

有的人,非常想要那一塊蛋糕,知道它非常美味,可他就是不肯邁出自己的腳步,去行動。

分數或是大學只代表過去,不代表未來。

家長要相信,人生還長,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都充滿無限可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