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東方畢卡索」 藝術泰斗閻振瀛教授辭世享壽88歲
被譽爲東方畢卡索的閻振瀛教授辭世,享壽88歲。(家屬提供)
著名藝術家、學者、詩人、翻譯家、劇作家、百科全書與百科大辭典編纂、文學藝術叢書與雜誌主編、教育行政者等多種身份的閻振瀛教授於民國 114 年9月16日在家安詳辭世,享壽88歲。告別式將於10月19日(星期日)上午11時30分,在臺北市辛亥路懷愛館景行樓一樓【至忠一廳】舉行。
閻大師一生橫跨藝術、學術與文學領域,以深厚學養與卓越創作成就,被譽爲當代「東方畢卡索」。他的離世,不僅是藝術界的重大損失,更讓無數景仰者深感哀悼。
閻振瀛1938年出生,自幼展現出對藝術與學問的高度熱情。早年旅居美國,持續精進學養,先後取得四個博士學位,涵蓋藝術、人文與跨領域研究,展現其過人的毅力與才智。他不僅是一位畫家,更是兼具學者、畫家與劇作家、詩人等身份的跨界典範。著作等身,其著作涵蓋藝術評論、文化思索與文學創作,成爲後世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源。
作爲藝術家,閻振瀛大師的作品融合東西方美學,創造出獨樹一格的藝術語言。他以奔放的筆觸與深邃的意境,呈現生命力與思想厚度,無論彩墨、油畫或綜合媒材,皆充滿強烈的個人風格與哲思。他的作品足跡遍佈國際,曾於美國、歐洲及亞洲多地展出,屢獲專業肯定,被國際藝壇譽爲東方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除了創作,閻振瀛亦長年投入教育與文化推廣。他曾在美國及臺灣多所大學任教,培育無數後進,以嚴謹的學術精神與寬闊的胸懷,啓發年輕藝術家勇於追尋自我風格。他常強調「藝術不是炫技,而是心靈的真誠表達」,這句話也成爲許多學生銘記於心的座右銘。
閻振瀛教授於國內外知名大學執教凡3 8年,是一位極其稱職的大學教授。1987年,根據《民生報》主持的一項問卷調查,他被評選爲「全國最熱門教授」,成爲該報頭版新聞。
作爲學者作家,閻振瀛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人生體悟,書寫藝術與人性的連結。他的文章不僅記錄了個人的創作歷程,更折射出對時代的敏銳觀察。無論是筆下的藝術評論,還是散文般的文字,都流露出對生命與美學的熱愛與執着。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閻教授在師母範瑞芬教授鼓勵下,仍筆耕不輟,持續投入創作與寫作。他常說:「藝術是與天地對話,也是留給後世的禮物。」這份精神,也將隨着他的作品長存於世。閻振瀛教授自隱無名,他把座落臺北的工作室自署爲「慢飛不羣齋」;2009年6月英文《中國郵報》The China Post 比利時籍記者Dimitri Bruyas專訪閻教授,稱之Cosmopolitan Hermit(曠達隱者),其來有自。
閻振瀛大師的辭世,讓國際藝壇失去一位具代表性的巨擘。藝術界同仁與各界人士紛紛表達不捨與追思。許多人回憶,他不僅是才華洋溢的藝術家,更是一位謙和敦厚的人生導師。作育英才無數,桃李滿天下。他的成就與精神,將繼續啓迪後人。
他常說不要做一個"news maker ",而要做一位"history maker "!
美國東方藝術家哈特妮女士(Eleanor Heartney)把他與西方畢卡索大師相提並論,認爲他整合了中西美學的傳統,具"跨文化"的時代意義,已臻"世界級"的實力。
德國慕尼黑大學與美國賓州大學,共有兩篇博士論文研究閻教授的學術與藝術。自稱"擁抱孤獨的自由人",閻振瀛教授至今已攢蓄了將近一甲子的學識和高瞻的眼界,他"新彩墨畫"人生,將繼續走向宇宙的原始淨土,繼續走出一片單純、童稚、禪機、禪趣!將吟誦出更多他靈魂深處,至情至性的「老靈魂的謳歌」,開闢、匯聚一條新穎、獨創,具包容性、世界性的原生藝術繪畫主流。
閻振瀛教授的一生,宛如一幅跨越時空的長卷,從學術到藝術,從文字到畫筆,皆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如今他雖離去,但其精神與作品,將持續影響無數人,流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