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喊出“縣城不配我學歷”,如今卻在考鄉鎮編!985也不吃香了
擁有985大學法學碩士文憑的張女士,當初豪氣地喊出了“縣城不配我學歷”的口號,覺得“月薪四五千配不上自己這麼多年的法學訓練”。然而在兩年後,她卻出現在某鄉鎮司法所錄用公示名單中。張女士以筆試面試雙第一的成績拿下了“競爭比高達227:1”的崗位。
1)
最近十年,985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了120%,而一線城市金融、科技等高附加值崗位僅擴容38%,許多名校大學生找不到高質量的工作崗位。與此同時,北上廣深房租佔薪資比例突破45%,大城市年輕人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相比較來講,中西部鄉鎮編制體制內人員雖然工資不高,但生活成本較低,實際購買力並不低,所以不少人開始逃離大城市。
一位在深圳工作的985碩士就說:“在深圳每天通勤3小時吃30元外賣,不如在鄉鎮騎電動車10分鐘回家吃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鄉鎮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編制內崗位,雖然薪資不如大城市的企業高,但勝在穩定且能提供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可以在工作之餘,享受家庭的溫暖,品嚐家鄉的美食。
而如果他們考不上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就只能在大城市漂泊。能熬出來,成爲行業領域能手倒也罷了,熬不出來的,在大城市混幾年,最後還是得回到老家,重新開始。
在這種形勢下,報考縣區、鄉鎮編制的年輕人多了,其中不乏985大學這樣的名校畢業生。他們先是降低求職標準,通過報考鄉鎮編制的方式進入體制內單位,然後再參加體制內的選調考試尋求進入地市及以上機關單位。
2)
據某招聘平臺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985碩士的平均起薪較2022年下降了18%。現在已經不再是“高學歷=高薪資”了。就業環境變了,無論是不是名校畢業生,都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規劃,不能過度依賴學歷和名校光環。
另外,企業面臨的市場壓力也非常大,因此招聘員工的時候更看重實際能力,而非單純的學歷,那些綜合素養較高的年輕人就會脫穎而出。參加編制類考試也是這樣,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入圍的年輕人,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能靈活應對日常事務中的複雜情境,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
其實想開了在哪工作都一樣,無非就是過日子,在縣鄉上班,舒舒服服的挺好。如果有別的想法,就算不考縣鄉編制,也能在縣鄉施展拳腳。最近幾年國家重點抓“鄉村振興”,縣鄉經濟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高校畢業生們應該要打破對“大城市”的依賴,抓住這種就業機會。
像某985大學農學碩士,就在縣裡開設了直播間,年營收超過百萬,既成就了自己,也助力了當地的“鄉村振興”事業。
說到底還是要培養自己的能力,現在就業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大家的壓力都很大,我們不僅要適應這種高壓環境,也要學會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進階;要通過深化實際技能、拓展下沉市場的就業機會、發展跨界能力、建立多重收入來源等方式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
當學歷貶值,當985光環褪去,名校畢業生們終於可以放下曾經的包袱,擺脫“名校至上”的束縛,在新的起點重新起航,去追求更加符合自身興趣和特長的事業。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畢業於985大學的同事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