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數百億資金宣佈注入股市 增持回購潮將成市場走出底部前奏?

財聯社4月9日訊(記者 武超)連日來,A股市場迎來一波少見的增持回購熱潮。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8日,包括近30家央國企在內,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增持或回購公告,僅“三桶油”就計劃最高投入達126億元,整體涉及金額達數百億元,且不少公司當日就火速落地首筆交易。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國家隊”儼然成爲本輪增持回購的主力軍,增持回購金額在8日公佈計劃的公司中較爲領先。

其中,中國石油(601857.SH)午間披露當日規模最大的增持計劃,公司控股股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計劃在12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28億元-56億元。

另外,中國石化(600028.SH)公告,控股股東擬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20億元-30億元,資金來源爲自有資金和增持股票專項貸款。中國海油(600938.SH)也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擬增持20億元-40億元公司A股及H股股份。

其他規模較大的央國企增持回購計劃還有:徐工機械(000425.SZ)拋出18億-36億元的回購計劃,三峽能源(600905.SH)宣佈控股股東15億元-30億元的增持方案,中國鋁業(601600.SH)控股股東擬10億元-20億元增持公司A股和H股,招商局集團旗下亦有多家上市公司集體計劃加速實施股份回購。

據悉,國務院國資委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爲,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爲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亦明確表態,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司行動迅速,當日就火速落地首筆交易——紫金礦業(601899.SH)8日早間宣佈6億元-10億元回購計劃後,當日即斥資約5億元回購了3203萬股公司股份,接近回購計劃的金額下限;此外,中國石化控股股東當日增持1784.35萬股公司A股股份,徐工機械、三一重工(600031.SH)分別完成了7008萬元、9288萬元回購。

出於對各自所處細分市場的增長信心,民營行業龍頭也拿出真金白銀維護股價:創新藥龍頭藥明康德(603259.SH)擬以總額10億元回購A股股份;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002475.SZ)擬推出10億元-20億元回購與實控人2億元-3億元的增持計劃;大華股份(002236.SZ)擬3億元至5億元回購公司股份;錦富技術(300128.SZ)則有多位高管計劃集體增持公司股份,且不設置增持股份價格區間。

上述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用途,涵蓋了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註銷註冊資本、維護市場價值等多種目的,折射出企業對股東權益保護意識的升級。

港股市場同步掀起波瀾,除了上文提及對“A+H”同步回購增持的公司外,中廣核電力(01816.HK)控股股東中廣核集團擬增持公司H股不超過已發行股本的5%,騰訊控股(00700.HK)等則披露了最新的回購進展情況。

歷史數據顯示,增持回購潮多出現在市場底部。如,2018年A股大幅回撤後,當年末至2019年中出現了一輪迴購潮,而市場也於2019年1月開始走出底部;2022年,在俄烏衝突爆發及疫情大範圍反覆等干擾下,A股於當年一季度一路回撤,當年4月至11月,一波回購增持計劃密集落地,市場則在10月底開始反彈,逐步擺脫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