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農想主導報價、蛋商怒批未定案 學者示警「聯合壟斷」
針對養雞協會宣佈2周內成立蛋價督導委員會,未來由協會統一進行雞蛋產地報價,但臺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卻表示,該制度還未成定案,且農產交易屬自由市場,並非片面能夠定價。(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針對養雞協會宣佈2周內成立蛋價督導委員會,未來由協會統一進行雞蛋產地報價,但臺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卻表示,該制度還未成定案,且農產交易屬自由市場,並非片面能夠定價;學者則認爲,由產地方進行報價在農產交易中相當少見,因注意是否有聯合壟斷問題。
林天來提到,雞蛋市場目前仍採包銷制,若蛋農希望由產地單方面報價,仍需考量市場接受度與流通現況,並且依蛋農角度,一定都是報漲價,哪可能報跌的,因此仍質疑該制度可行性。
林天來質疑,蛋農一邊批評蛋商、批評報價制度,成天外界聲稱「賠本賣」,但事實上卻是規模越做越大、越養越多,如今又想把產地報價收回,這在自由經濟的臺灣實在相當不合理。
臺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表示,一般而言,農產品報價多透過公開市場機制,如臺北農產公司進行競價拍賣,因具價格透明與公開性,長期作爲全國市場參考依據,但若改由生產端單方面統一報價,則必須審慎觀察是否符合市場公平競爭原則。
徐世勳提到,過往蛋農、菜農曾質疑產地、批發商中間疑似有「菜蟲」賺走差價,但經過專家學者開會調查後也沒發現有此情形,因此認爲現行報價制度應不存在過大問題,若蛋農希望更加透明,也可基於現行制度進行改善,否則改爲生產端自行報價實屬少見,且需要持續關注是否有聯合壟斷的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