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50年終翻身!雞蛋價格將改由「蛋農」報價
我國雞蛋價格無論是產地、批發價皆由蛋商工會主導,時間長達50年,但近年屢傳「價格不合理」聲浪引發蛋農不滿,而在經過長期爭取後,養雞協會宣佈「2周內建立督導委員會」,意味產地報價制度未來將從蛋商報價改由蛋農報價。(本報系資料照)
我國雞蛋價格無論是產地、批發價皆由蛋商工會主導,時間長達50年,但近年屢傳「價格不合理」聲浪引發蛋農不滿,而在經過長期爭取後,養雞協會宣佈「2周內建立督導委員會」,意味產地報價制度未來將從蛋商報價改由蛋農報價。
據瞭解,我國雞蛋價格長年皆由蛋商進行報價,並且產地、批發價差維持9.5元,至於調整模式爲「漲批發先漲、跌產地先跌」,例如週一批發價格調漲3元,那產地價格則會在週三同樣調漲3元,而此讓蛋農不滿怒吼,賺都給蛋商先賺,虧則是蛋農先賠,壓力全壓在蛋農身上。
養雞協會副理事長林漢章提到,爲終結此不合理現象,決議推動蛋價督導委員會,並匯聚全臺15個雞蛋主要產區統整每日雞蛋產量,最後再進行報價,目標在於讓報價機制更加透明、合理,也打破過去50年來蛋農無定價資格的現象。
林漢章說明,新制度早在數月前就與農業部、畜產會進行討論,協會高層也已達成共識,但因部分蛋農擔憂報價後「沒人來收蛋」、或怕銷路受影響,過去推動較爲遲緩,如今終於達成決議,也相信能促進蛋農權益。
林漢章強調,該制度是爲「讓價格更透明」,而非外界猜測的賺更多錢,因此所有價格調漲都是基於市場機制運行,甚至能更快速反映出合適的價格,遂民衆無需擔憂未來恐出現雞蛋漲價問題,絕對會處於合理之內。
林漢章補充,不擔憂會出現政策「髮夾彎」,因這是50年來的首度改革,蛋農將持續與農業部、相關單位協調,讓報價制度站穩腳步,對產地、消費者與市場都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