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改中運量?捷運局:實務可行

新北市長侯友宜近日表示,淡海輕軌改爲中運量是市府考量的方向之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淡水地區尖峰時段交通壅塞,能否再容納5萬人新北大巨蛋的交通負荷遭民衆質疑,若巨蛋落腳淡水,運輸量能勢必面臨考驗,市長侯友宜近日答詢指,淡海輕軌改爲中運量是市府考量的方向之一。捷運局長李政安說,淡海輕軌改中運量實務上可行,就像基隆輕軌改爲中運量捷運,透過號誌升級,搭配車站、月臺加長等方式規畫。

爲解決淡水地區交通問題,目前除淡海輕軌向北延伸至聖約翰科技大學可望啓動評估,侯友宜日前在議會透露考量把淡海輕軌改中運量的消息。

議員鄭宇恩指,今年8月市府在淡水漁人碼頭辦仲夏繽紛樂煙火秀,當天下午2時,淡海輕軌綠山線班距改爲每30分鐘,當晚6時過後,停駛改由接駁車運輸,光是一個煙火秀就讓淡海輕軌停駛,若新北大巨蛋入駐,要如何疏散龐大人潮?

侯友宜答詢時說,淡水地區優勢是背山、面海,適合觀光休憩,若新北大巨蛋、觀光飯店進駐,對地方發展有利。大巨蛋要看未來10年交通環境變化,是否將淡海輕軌改爲中運量,是考慮的方向。

淡海輕軌若要改爲中運量,實務上可行,但也衍生設備修改等成本。臺大土木系交通工程組教授張學孔直言「不需要浪費資源」,輕軌系統的平均載運能量每小時1萬5000人次,若透過排班優化,能達到每小時2萬人次。

張學孔說,大巨蛋一般容納4萬人,單靠輕軌無法在短時間內紓解人潮,須同步運用公車接駁至淡水捷運站高運量系統,搭配疏散時間專用車道,應能在45分鐘內完成90%人員疏運。況且5年後可能有自駕巴士、自駕計程車等共享服務,民衆將有更多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