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2成逆轉 下半年開放醫院醫師收案
臺灣20歲以上民衆近3成罹患代謝症候羣。示意圖爲營養師幫民衆量測腰圍。(本報資料照片)
三高、腰圍超標是現代人常見問題,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近3成國人罹患代謝症候羣。國民健康署號召逾3000家診所加入「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3年來收案39萬人。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今年下半年將開放醫院醫師加入,自訂收案目標,希望更進一步邁向「2030年慢性病死亡率下降1/3」目標。
臺灣20歲以上民衆近3成罹患代謝症候羣,也就是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等5項中,有3項或以上超標。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到6倍,但只要積極改善生活型態,將有機會逆轉,並遠離慢性病威脅。
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推動3年來已收案39萬人,其中18%透過醫師和病人討論設定目標,在不用藥情況下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羣。吳昭軍表示,代謝症候羣患者8成分佈在基層、2成在醫院,預計今年下半年開放醫院醫師自提收案目標,試辦整合服務模式,擴大照護範圍。
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翠華強調,飲食介入只要1到3個月,就可以有效改善代謝症候羣。建議將白米替換成雜糧,增加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植化素;每餐吃3碗蔬菜,且色彩越多越好,攝取多樣的植化素;多吃黃豆、黑豆、毛豆以及魚類,少吃紅肉。
臺北市立大學副校長曾國維指出,代謝症候羣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運動和飲食是好的拆彈專家。研究顯示,每週150分鐘的運動可以維持好的血壓、血糖、血脂和腰圍;如果每週有氧運動300分鐘,可以降低50%的代謝症候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