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辛「冒犯君主」無罪 女兒總理罷免案8/29關鍵審判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資料照/路透社)
76歲的泰國前總理戴克辛21日成功洗清「冒犯君主罪」的指控,刑事法院以證據不足爲由駁回此案。這是可能決定欽那瓦家族政治命運的3起案件之一。雖然戴克辛暫時脫身,但他的女兒、總理貝東丹的前途,卻將在29日迎來關鍵審判。
這起訴訟可追溯至2015年,當時戴克辛在接受韓國《朝鮮日報》專訪時,被指涉嫌誹謗泰國君主。多年來,他始終否認指控,並一再強調自己效忠王室。當天走出法院時,戴克辛身穿象徵君主制的黃色領帶,微笑對記者說,「案件被駁回了」。法院則明確表示,現有證據不足,無法證明他有不當行爲。
泰國是全球「冒犯君主罪」規範最嚴苛的國家之一,泰國《刑法》第112條規定,禁止批評、羞辱或威脅王室成員,最高可判處15年監禁。自2020年以來,至少有281人因此遭到起訴,涵蓋範圍之廣令人震驚,從公開發言到穿着被視爲模仿王室的服裝,甚至販售諷刺漫畫,都可能被視爲犯罪。批評者認爲,這項法律長期被當作政治工具,用來壓制異議與打擊反對派。
雖然戴克辛在第一起案件中過關,但欽那瓦家族仍深陷法律與政治風暴。泰國憲法法院將於29日裁定,已遭停職的總理貝東丹,是否應被解除職務。她因與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的通話外泄,內容涉及邊界爭端,被指責在外交上過於軟弱,甚至「向鄰國低頭」。貝東丹21日才赴憲法法院,就「通話門案」作證。
除此之外,戴克辛本人還面臨另一宗官司,被控在2023年結束長達15年的自我流亡返國後,以健康理由不當規避牢獄之災。這位前總理曾在2001年以壓倒性勝利登上政壇,憑藉農村補貼與經濟政策鞏固泰國東北部選票,卻因貪腐與人權爭議備受保守派痛斥,最終在2006年遭軍方政變推翻。他的胞妹、前總理盈拉2014年亦被法院判決下臺,隨後再次爆發軍事政變。
泰國的司法體系長年在政治中扮演關鍵角色,不斷解散受歡迎的政黨、剝奪政治人物的資格。分析人士認爲,這一連串案件再次凸顯泰國民主制度的脆弱。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客座研究員納蓬指出,泰國的政治結果往往不是由選民決定,而是落在「非民選法官」之手。他強調,這種權力結構的不平衡由來已久。
然而,欽那瓦家族的政治光環也似乎正在消退。戴克辛在返國後,與昔日宿敵軍方達成協議,試圖阻止改革派政黨掌權,此舉反而削弱了他的支持度。貝東丹政府被批評未能兌現經濟承諾,如今更因邊界爭端事件而使民望再度下滑。
隨着法院即將宣判,泰國政壇再次站在十字路口。若貝東丹遭罷免,可能引發新一輪政治動盪,欽那瓦家族的未來命運依舊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