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掛號亂象衝擊分級醫療 衛福部擬提高醫學中心部分負擔

代掛號亂象衝擊分級醫療,衛福部擬提高醫學中心部分負擔。(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大醫院名醫門診掛號難求,有業者看準商機提供付費「代掛號」服務,恐衝擊分級醫療。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表示,代掛號涉違法招攬,最重可罰25萬,已發函衛生局查察,今年醫院個別總額實施,衛福部將觀察各層級醫院病人變化情形,若醫學中心輕症、慢性病佔比仍太高,不排除將未經轉診者部分負擔,由現行20%提高至50%。

本報今日揭露,有業者業者透過LINE好友或蝦皮等平臺提供付費「代掛號」服務,每次成功代掛後收取400到450元,臺大、馬偕、北榮等名醫都被當成活廣告,遭民團批打亂醫療市場、衝擊分級醫療。

衛福部長石崇良。(本報資料照)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招攬病人就醫就屬於醫療廣告,代掛號服務選定特定民衆幫忙掛號,即違反醫療法第84條「非醫療機構,不得爲醫療廣告」,最高可處5萬以上25萬以下罰鍰。醫事司已發函衛生局加強稽查,據悉大多數業者都是個人,很少是集團,如果集團,「問題很大」,可能需要要求電商平臺封鎖。

至於如何解決代掛號亂象,石崇良說,第一是強化醫院端,針對網路掛號部分,加強資訊系統能力,去阻擋這種用電子程式快速取得掛號名額方式。第二,是要加強宣導「分級醫療」,不用一定到大醫院看名醫,有必要者再轉診。

石崇良指出,根據《健保法》設計,醫學中心希望專治複雜、重症個案,針對未經轉診就到醫學中心的病人,《健保法》規定部分負擔要收到50%,但目前沒有那麼高,算起來大約僅收20%左右,且只針對藥費收取、檢查檢驗部分沒有,因此衛福部將進行調整,研議加重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

石崇良表示,醫院個別總額實施下來,衛福部會看各層級醫院病人變化情形,如果醫學中心輕症、穩定慢性病病人佔比仍太高,希望先透過醫院聯盟去分流,若過一段時間仍不見成效,就可能要提高其他未納入的部分負擔,且希望從醫學中心做起,將醫中量能保留給急重難罕病人。

石崇良說,目前暫定觀察半年,若情況持續,不排除提高民衆就醫的部分負擔。至於代掛號問題是否需要修法,目前會先看是否有其他法規適用,若有就不用修法,不過如果問題太猖獗,也不排除修法,目前發函給衛生局去查,執行半年後會再檢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