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查扣不法金額超過40億、財損每月降5億 卓揆:不敢期待國人滿意

▲行政院長卓榮泰。(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赴立院專案報告「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執行成效」,在今年1至7月檢警調已查獲詐團2025團,查獲1萬5912人次,查扣不法犯罪所得超過40億元;透過與超商、中華郵政及貨運業者建立爭議包裹協處機制,退還1億6853萬餘元;並統計攔阻被害款項83億6402萬元。卓榮泰坦言,國人一定不會滿意現在工作的進度,但誠懇希望國人給政府多一點時間,他們會把該做的事情做得更多。

報告指出,打詐綱領2.0,從策略面、法制面、組織面全面強化打詐量能,以「抑制詐欺犯罪」爲宗旨,設定「強化防詐意識、減少發生數及降低財損數」爲3大目標、並將金融機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電信事業、網路廣告平臺、第三方支付服務、電商及網路連線遊戲業者等7個防詐關鍵產業納入公私協力,全力推行識詐、堵詐、防詐、阻詐及懲詐等5個面向及相關指標,並將「運用AI防制、深化跨境合作、監管關鍵產業、加強被害保護」作爲規劃重點。

卓榮泰口頭報告表示,國人一定不會滿意現在工作的進度,但是要感謝一直努力在工作的檢警調、銀行臨櫃人員、超商服務人員等,這段期間確實全心全力投入打詐工作,「我雖然不敢期待這個報告讓所有的國人滿意,但誠懇的希望給予這一羣工作的朋友、夥伴們多一點的努力」,也希望國人給政府多一點時間,政府會把該做的事情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期待一步一步達到所設定的目標。

報告提到,主要詐騙類型包含假投資、假交友投資、假買家騙賣家損失、網路購物詐騙、假檢警。在扣除交易糾紛、債務不履行等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後,每月受理案件數由去年8月1萬9590件下降至今年7月1萬5177件,降幅22.5%。受理案件數長期以每月減少350件趨勢緩步下降;每月財損金額由去年8月新臺幣131億1047萬元,下降至今年7月81億37261萬元,降幅達37.7%。財損金額以每月減少5億元趨勢逐漸下降。

在執行成效方面,每年7、8月都是詐騙高峰,報告指出,透過宣導識詐,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行員、超商店員識詐能力,主動發現、通報員警共同攔阻,統計攔阻被害款項83億6402萬元;在防詐部分,今年1至7月網路搜報可疑詐騙訊息15萬5486件,主動通報攔阻涉詐網域5萬8529件,下架涉詐廣告9萬2670則。

在阻詐部分,本全體銀行已完成建置「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預警機制」,防止客戶將資金匯往疑似涉及詐騙的境內帳戶。同時輔導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建置「信用卡詐欺犯罪防制電子化通報平臺」,發揮即時阻詐的效果。另透過與超商、中華郵政及貨運業者建立爭議包裹協處機制,今年已協處20萬6,966件、退還1億6,853萬餘元。

最後在懲詐部分,持續針對各電信網路詐欺類型實施查緝專案,今年1至7月檢警調已查獲詐騙集團2025團,查獲人員1萬5912人次,查扣不法犯罪所得超過40億元。同時深化跨境合作交流,就執行跨境詐欺打擊與合作進行聯繫、晤談或情資交換共127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