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獨角獸”專業賦能未來產業
開欄的話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必須朝着既定目標紮實邁進。
一年來,教育強國建設的步伐鏗鏘:從政策落地的擲地有聲,到各地各校的探索開路,從教育工作者的踔厲奮發,到莘莘學子的縱情追夢,從校園之內的琅琅書聲,到服務國家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教育領域新氣象涌動,事業煥新顏。即日起,中國教育報推出“教育大會一年間”專欄,以“教改進行時”“走進改革現場”“奮楫者說”3個專題爲窗口,帶您一覽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答卷,共同見證教育強國建設新篇章。敬請關注。
本報訊(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季雙麗)接收無人機送來的外賣、搭乘“空中出租車”出行……低空經濟逐漸走進人們生活,高校相關專業也備受社會關注。
“去年,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們學校對接低空經濟產業板塊和產業鏈上下游鏈路新需求,前瞻性設置新興交叉學科專業,近兩年連續新增智慧交通等6個相關專業,形成學校航空和低空經濟專業集羣,與國家戰略形成同頻共振。”安陽工學院教務處處長李正斌近日向記者介紹。
安陽工學院圍繞低空經濟的前瞻部署,正是河南省加快推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機制改革的一個縮影。
超常佈局新專業、分類培育“專精特新”專業、完善專業限招停招撤銷措施……河南省建立健全科技發展、國家戰略和區域重點產業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動新興交叉急需特需本科專業超常快速培育佈局,着力提升高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根據河南省教育廳的規劃部署,到2027年,全省將培育建設200個以上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新興交叉急需特需學科專業,年度新增新興交叉急需特需本科專業佔比要達80%以上。
作爲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提升工作試點省份,去年以來,河南省教育廳會同相關部門、行業企業(協會),匯聚各部門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據資源,開展重點領域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分析,定期發佈河南省急需特需、新興未來、控制限制新增等本科專業引導目錄清單,引導支持高校聚焦區域發展需求佈局培育專業。
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綠色低碳……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關專業方向被列入培育建設的重點。
鄭州大學去年新增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專業,聚焦交通強國戰略,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智能化發展;河南大學今年新增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呼應“雙碳”目標,助力能源綠色轉型;河南工學院去年新增虛擬現實技術專業,瞄準未來產業培育人才……一系列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機制改革陸續落地。
同時,河南省教育廳加強統籌,支持高校遵循學科專業建設規律,突出需求導向,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支柱產業或關鍵產業鏈中的細分環節、特定技術領域或新興交叉領域,差異化推進基礎、新興交叉和急需特需專業建設。
“基礎類突出特色,新興交叉類突出前沿,急需特需類突出快速響應,冷門絕學類突出保護支持,努力打造形成一批面向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的‘單項冠軍’‘獨角獸’等品牌性質的專業。”河南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閆治國介紹。
“我們學校是河南省首批3所新型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試點高校之一,今年新增的幾個專業首次招生便受到考生及家長的熱切關注,考生報考火爆。”河南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李紅豔告訴記者。
根據河南省發佈的本科專業引導目錄清單,今年河南工程學院圍繞工業軟件的優勢佈局,新增了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智能視覺等6個專業,以“工業+軟件”和“工業軟件+”爲核心,對接5G、工業互聯網及智能製造產業需求,以產教融合爲抓手構建協同育人生態,精準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在政策指導的同時,河南省還綜合應用資源配置、資金安排等措施,對填補全省新興交叉本科專業布點“空白”和“專精特新”專業進行傾斜支持。
“目前,河南省教育廳正會同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以人才供需適配性爲導向,強化就業狀況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聯動,完善促進新興交叉急需特需專業發展的專業評價體系。鼓勵高校建立包容性評價考覈機制,支持引導教師參與新興交叉專業建設,淡化論文收錄數、獎項數、職稱結構、博士化率等數量指標影響,提升新興交叉急需特需專業建設質量。”河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8日 第01版
作者: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季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