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又美法案》一場川普的豪賭 爲美國社會埋下彩蛋或炸藥?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大又美法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林建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臺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7月4日,唐納·川普在白宮舉行的慶祝美國獨立日的儀式上籤署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簡稱OBBA )。該法案首先於於2025年5月22日在美國衆議院通過,表決結果爲215票贊成、214票反對和1票棄權,整體呈現明顯的黨派分歧。2025年7月1日,法案的修訂版在參議院以51票支持、50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通過,副總統萬斯還投下關鍵一票。7月3日,衆議院才又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參議院的修訂版法案。法案通過後,大勢底定,才能讓川普在獨立日的儀式上籤署。
OBBA的誕生 彰顯「川普主義」的全貌
當川普在其第二任總統任期伊始便全力推動OBBA,這並非僅僅是一項政策選擇,而是一場政治哲學的展現。他深知自己需要在短時間內鞏固政治資本,於是選擇用一項規模宏大、涵蓋廣泛的法案,來彰顯「川普主義」的全貌。OBBA的誕生,不僅是爲了落實他競選時對選民的承諾,更是對前任政府的全面反動,特別是在稅制、社福、移民與氣候政策等核心領域。
川普從未掩飾自己對政府幹預經濟的深刻懷疑。他相信自由市場與企業家精神是美國繁榮的根本,聯邦機構若越權過多,將不僅拖累經濟發展,還會腐蝕個人自由。OBBA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下被提出,其背後邏輯是:透過削弱聯邦管制與社會再分配機制,釋放企業潛力、振興就業、重建美國的製造與戰略地位。這也是川普想學習的雷根總統「供給面經濟學」的信條。
更重要的是,川普期望透過這部「巨型法案」將其政治遺產永久化。若能在任內成功推行一部集稅改、邊境管制、社福改革於一身的超法案,將使他在保守派歷史上擁有一席之地。因此,OBBA不只是政策操作,更是政治權力的象徵工程。
OBBA法案 美國史上最大的一次政策重組
這部法案之所以引起廣泛爭議,正是因爲它突破了傳統法案在規模與內容上的界限。這部法案涵蓋從稅務、能源、國防、教育、社福、移民到數位治理等廣泛領域,堪稱美國曆史上最龐大的一次政策重組。
▲「大又美」法案是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場政治豪賭。(圖/路透)
首先,稅制改革是法案的核心支柱之一。法案大幅擴大個人減稅範圍,聲稱要讓「每一位美國人把更多薪水帶回家」。然而減稅利益分配極爲不均,高收入族羣與大企業成爲主要受益者,而中低收入羣體所獲稅惠則相對有限。其次,法案強調對「過度監管」的終結,特別是在環境、職業安全與金融業監管方面,大量條款被廢止或鬆綁,號稱要「解放市場,讓資本自由流動」。
在國防與邊境政策上,OBBA提出了創紀錄的國防預算增加,同時撥款用於加強邊境圍牆建設、擴充移民審查人力與監控科技設備。這些措施雖獲得一般共和黨人士支持,卻被人權組織視爲對移民與難民權益的嚴重侵犯。
法案也對社會福利系統做出深度調整。包括Medicaid與社會補助計劃的資金削減、轉向「工作條件式支援」,並推動公私合營機制來替代部分聯邦直接資助。教育方面,法案擴大學券制度,促進私校與宗教學校發展,並鼓勵地方政府對學區實施自主財政安排。
在科技與數位領域,法案暫停對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臉部辨識的聯邦干預,轉而由企業自行制定自律標準,理由是避免「技術創新被政府拖累」。整體而言,OBBA試圖重塑美國政府的功能邊界:從直接參與者退居爲市場促進者、從保障者變成裁判者、從公平倡議者轉爲競爭推動者。
法案引爆政治地震 是美國精神的重整還是制度的瓦解
這部法案所引發的影響猶如一場政治地震。對川普與其支持者而言,它是扭轉美國衰退的重要契機,是一場「美國精神的重整」。但對批評者來說,這部法案代表的是對社會保障制度的瓦解、對財富分配公平的摧毀,以及對民主價值的侵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積極推動OBBA,想學習雷根總統「供給面經濟學」的信條。(圖/路透)
首先,在財政層面,OBBA造成的巨大稅收減少與支出結構改變,令美國赤字可能急劇擴大。根據非黨派預算機構評估,未來十年內該法案將使聯邦債務佔GDP比例突破歷史新高。儘管政府宣稱經濟成長將彌補財政缺口,但這一預期充滿樂觀想像,其風險在於若成長未如預期,將加劇金融市場對美債信心的動搖。
在社會結構上,法案的縮減性社福政策極可能造成中下階層生活更加困難。醫療保險覆蓋率下降、糧食與住房補助的限制加嚴,將使美國最弱勢羣體首當其衝。地方政府在承擔更多責任的同時,財政壓力將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稅基薄弱的州,因聯邦退位所遺留下的資源缺口將難有財源挹注。
此外,法案對環境保護政策的削弱,也造成公衆健康與生態安全的隱憂。工業污染標準的鬆綁、水資源保護規範的放寬,都可能導致長期環境退化,進一步加重醫療負擔與區域不平等。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法案在一些企業與金融市場中引起短期樂觀反應。減稅與監管鬆綁被視爲利多,標普500與道瓊指數曾於法案通過初期出現明顯上升。然而這些股市榮景是否真正轉化爲就業與薪資成長,尚需觀察。
美國當代政治重大轉折點 照映這世代的焦慮與選擇
OBBA的推出與通過,無疑是美國當代政治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它既體現出川普時代的執政邏輯,也暴露了當代民主制度在面對極端主義與政黨對立時的脆弱。
▲OBBA無疑是美國當代政治重大轉折點,它體現出川普時代的執政邏輯,也暴露了當代民主制度在面對極端主義與政黨對立時的脆弱。(圖/路透)
這部法案是否真能如其名「大又美」,仍有待歷史檢驗。它可能爲短期經濟注入動力,也可能埋下財政與社會風暴的伏筆。對美國而言,真正的挑戰不是推行一部龐大法案,而是如何在多元與矛盾中維繫制度的可持續性與價值的普遍性。
未來,美國社會若無法重建政策共識與制度信任,不論OBBA能否帶來成長,其所引發的政治與社會分裂將成爲更難癒合的傷痕。在全球化受挫、民主退潮的背景下,OBBA成爲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只是美國的未來,也映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深層焦慮與選擇。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