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子走進泰山皮影傳習館 用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活態傳承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9日訊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三下鄉團隊學子走進泰山皮影傳習館,沉浸式體驗皮影製作與創新設計,在光影之間感受非遺魅力。

一出熱鬧的《石敢當大戰餓狼精》皮影戲拉開活動序幕,一曲唱罷,在場學子連連驚歎。在皮影藝人的指導下,成員們學習傳統技法,體驗皮影製作。當親手製作的皮影角色終於在燈光下躍動起來時,讓學子感慨道:“動手實踐後才體會到傳統工藝背後藏着‘不能急’‘要細看’的道理,這比任何課本知識都要鮮活。”

“皮影是一種慢藝術,你得陪着它慢慢走。”泰山皮影第七代代表性傳承人範維國一邊繪製臉譜草圖,一邊向學子們講述泰山皮影的故事。範維國回憶祖輩在油燈下雕刻皮偶的過往,也提及20年前嘗試皮影文創的經歷:“那時候很多人覺得‘不正宗’,但我覺得,傳承就是要讓它活在當下。”

在研發中心的開放參觀區,一羣年輕設計師正爲皮影概念系列配色。“你們年輕人愛什麼,我們就試試往那上面靠。”範維國這句樸實的話,道出了非遺與時代同行的智慧。如今,泰山皮影已形成從劇場演出到文創衍生的完整體系。由範維國帶隊的設計團隊研發的文創產品已超百款,涵蓋耳飾、夜燈、擺件、手機殼、IP聯名盲盒等,這些文創產品既保留傳統元素,又融合潮玩設計,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實踐活動結束時,成員們以多種方式延續這場非遺之約。有人剪輯皮影短視頻發佈社交平臺,有人將親手製作的皮影贈予親友,還有人默默記下臺詞和唱腔,計劃在選修課上展示。團隊負責人表示:“大家在光與影的交錯中,用雙手觸摸到了可靠近、可共創的非遺溫度,我們將用青年視角進一步探索非遺活態傳承的新可能。”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 通訊員 耿琦傑 張玟 泰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