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電池供應鏈影響力 陸收緊出口管制
今年7月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中國智慧汽車鏈展區中,中方所展示的電池材料。(新華社)
中國宣佈,將對電池供應鏈部分環節實施新的出口管制,而這是北京展現在對相關產業內主導地位的最新跡象。
《彭博》新聞網10日報導,自11月8日起,部分鋰離子電池、陰極及石墨陽極原料,以及相關技術與設備的出口,都需要獲得政府許可。中國商務部週四公佈了相關消息,並說這是在對稀土實施更廣泛限制後,進一步採取的行動。這些針對高端電池及原料管制的措施顯示,中國致力保護自身的技術創新,並使西方國家試圖建立替代供應鏈的努力變得更復雜。
而這延續了今年稍早中方對特定陰極及鋰精煉技術的出口限制,以及2023年對石墨的出口管制。商務部說,最新限制將適用於特定類型的磷酸鐵鋰陰極材料、鎳鈷錳前驅體,以及人造石墨和人造-天然石墨陽極材料。此外,某些設備及技術專長的出口,也將受到審查。在相關消息公佈後,中國電池製造商週五的股價應聲下跌。
「我們認爲,政府想要保持中國在電池供應鏈上的技術領先地位,」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透過相關新機制,如果政府認爲有必要,將有辦法管制出口。」他們還說,相較於稀土,政府對電池產業實施嚴格限制的風險較低。
而中國在電池組件製造的主導地位,得益於在電池和陰極技術的領先發展。電池供應鏈日益成爲中美貿易爭端中的焦點,北京在今年7月已將部分鋰精煉技術納入出口管制。
而北京宣佈強硬的出口政策,正值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即將在南韓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舉行雙邊峰會,設法敲定貿易協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