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臺鋪路夯實後備力量

實施村(社區)黨組織後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每個村(社區)儲備1—2名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和2名“兩委”幹部後備力量

搭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成長訓練營,600餘名後備力量奔赴一線崗位集中鍛鍊

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成長行動;出臺村(社區)“兩委”幹部五年脫產培訓計劃、社區專職工作者“金沙計劃”;村(社區)“兩委”幹部納入全市城鄉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化薪酬管理

村(社區)幹部是加強城鄉基層基礎工作的關鍵。成都市現有社區專職工作者3.52萬人,其中村(社區)“兩委”幹部2.31萬人,一段時間以來,在隊伍基礎結構、綜合素能等方面,還無法完全滿足超大城市精耕善治需要。近些年來,成都市堅持培養儲備和鍛鍊使用相統一、從嚴監管和關心信任相統一,持續強化對村(社區)幹部的政治激勵、工作支持、待遇保障,爲創造良好工作和成長條件搭臺子、鋪路子,着力鍛造淬鍊一批政治素質強、工作實績突出、羣衆普遍認同的村(社區)幹部隊伍。

開門開放——

儲備後備力量

“鎮村黨組織多次向外出黨員發出返鄉創業號召,去年9月,村書記推送公開選拔後備力量的公告,我積極準備,終於入選。”近日,談起成爲村級後備力量的經歷,曾在外創業的雷亮說。今年,成都市連續組織開展4場“返鄉成都”回家創業專題活動,邀請各界返鄉人士代表共敘桑梓情義、共話家鄉喜事、共謀發展大計。活動現場,市委組織部就村(社區)黨組織後備力量培育儲備工作進行政策宣講,後備力量代表分享經歷和體會。

去年以來,成都市立足新一輪村(社區)“兩委”換屆籌備,深入實施村(社區)黨組織後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爲全市每個村(社區)儲備1—2名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和2名“兩委”幹部後備力量,把有志於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基層治理的各類優秀人才凝聚到村(社區)黨組織周圍。

堅持開門開放,成都市各區(市)縣採取多種方式從源頭上儲備村級後備力量。青白江區組織公開招募,優選249名人才入庫;彭州市採取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和鎮(街道)競爭性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招聘752名村級後備力量;大邑縣啓動村級骨幹隊伍建設“雪山計劃”,爲後備力量提供四級社區專職工作者、綜治網格員等實崗鍛鍊機會。通過1年多的組織挖掘、黨羣推薦、社會招錄、定向回引和跟班學習、跟崗鍛鍊,目前,全市共儲備村(社區)黨組織後備力量13800餘人,平均年齡33.7歲,大專以上學歷達到95.8%。

3月初,成都啓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成長訓練營,600餘名後備力量奔赴涉農國有企業、非公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和基層治理領域社會組織一線崗位集中鍛鍊,進一步強化素能提升、經驗積累、資源拓展,全面增強推動發展、領導治理、服務羣衆的本領。

全週期培養——

暢通發展路徑

爲進一步強化基層帶頭人隊伍全週期全鏈條培養,切實暢通職業發展路徑,成都市全面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成長行動,用3年時間選拔30名左右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鎮(街道)領導班子,每年公務員考試均拿出一定名額定向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統籌300個事業編制專項用於考覈招聘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建設100個“蓉城先鋒·村(社區)書記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劃撥資金支持做好培育培養幫帶、探索創新突破、項目孵化培育、資源力量聚合等工作。

聚焦爲村(社區)幹部多元化成長奠定堅實基礎,成都市於2024年出臺村(社區)“兩委”幹部五年脫產培訓計劃,聚焦政治能力和履職能力,組織村(社區)“兩委”幹部參加集中輪訓、專題講座、跟班進修;啓動社區專職工作者“金沙計劃”,重點突出實務能力、專業技能,針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兩委”幹部、新任社區專職工作者分層分類開展培訓,已有效覆蓋村(社區)“兩委”幹部2萬餘人。

“今冬明春,村(社區)‘兩委’就將迎來換屆。我們誠摯歡迎各位優秀人才加入進來,爲人生添價值、爲事業增色彩、爲羣衆謀福祉。”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優遇優待——

消除後顧之憂

現如今,成都市村(社區)的工作條件和待遇保障,成爲吸引外出人員返鄉就業的關鍵因素。“村上的工資待遇不比外出務工少許多,而且‘五險一金’保障都很齊全,還可以就近照顧家庭。”金堂縣官倉街道紅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林紹軍說。

成都市將村(社區)“兩委”幹部納入全市城鄉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業化薪酬管理,參照全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標準確定待遇並由財政按規定保障,按照4級27檔實行逐年遞增,對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每月給予職業補貼,對年度考覈結果爲“優秀”的,當年發放一次性獎勵。同時,爲村“兩委”幹部按時足額繳納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並安排享受帶薪休假、健康體檢等福利待遇。指導各區(市)縣因地制宜建立“榮退”補貼制度,由組織部門頒發榮譽證書,給予一定物質獎勵,黨組織定期走訪慰問,不斷提高村(社區)幹部社會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

與此同時,成都市於2023年啓動實施“蓉城英才計劃”城市治理領軍人才項目,任職滿5年且在基層發展治理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評審通過後可獲得30萬元的資金資助,同時配套人才安居、子女入學、健康醫療等方面服務。通報表揚“擔當作爲好支書”,積極搭建村(社區)幹部參與全市政治生活平臺載體,共有1346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縣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

(本報通訊員 陳昱林 曾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