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最新測算:到2028年,AI資本支出將推動科技巨頭增加1萬億美元債務

摩根士丹利預測,AI支出缺口將催生超1.5萬億美元債務需求。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報指出,到2028年,全球數據中心建設將需要約2.9萬億美元的投資。然而,僅依靠超大規模雲服務商的內部現金流,最多隻能覆蓋其中的1.4萬億美元,剩餘的1.5萬億美元融資缺口將深刻影響全球信貸市場格局。

這場由AI推動的資本開支浪潮不僅規模驚人,也將帶來重要的宏觀經濟效應。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預計,2025至2026年間,數據中心建設和電力基礎設施相關投資將爲美國實際GDP增長貢獻高達40個基點。

與此同時,信貸市場將成爲填補融資缺口的重要渠道,數據中心融資將成爲信貸投資者長期關注的關鍵主題。

AI投資規模達到歷史新高度

生成式AI和技術擴散正在快速重塑全球經濟。不過,這一變革的潛力依賴於鉅額的資本開支,而數據中心正是其中的核心。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28年全球數據中心總支出將達到約2.9萬億美元,其中約1.6萬億美元用於硬件(如芯片和服務器),另有1.3萬億美元用於建設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包括房地產、建設成本和維護費用。

按年度計算,到2028年數據中心相關的投資需求將超過9000億美元。作爲對比,2024年標普500指數所有公司的資本支出總和約爲9500億美元,這凸顯了AI投資規模的驚人程度。

超大規模雲服務商支出激增但仍存巨大缺口

過去幾年中,AI和數據中心相關的資本支出已經開始快速增長。僅超大規模雲服務商的支出就從兩年前的約125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約2000億美元,市場普遍預期2025年將超過3000億美元。

然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儘管這些科技巨頭的內部經營現金流一直是主要資金來源,但隨着投資需求激增,加之需顧及現金儲備及股東回報,單靠自有資金已難以滿足未來所有支出。預計到2028年,僅有約1.4萬億美元可由企業自身資金覆蓋,其餘1.5萬億美元將形成重大融資缺口。

信貸市場將成爲填補融資缺口的關鍵力量

爲填補這一缺口,摩根士丹利認爲信貸市場將在未來發揮核心作用。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人市場,廣義信貸渠道將在填補這一資金缺口方面發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目前的市場環境也有利於這一趨勢的發展,信貸市場乾粉充足,而當前的實際收益率水平具有吸引力,適合長期持有型的投資者羣體,如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基金、大學基金會和高淨值個人等。

這些“黏性”資金的投資偏好,正好與AI基礎設施投資對規模化、高質量、分散化資產的需求高度匹配,爲跨週期資本動員奠定了良好基礎。

摩根士丹利對主要融資渠道的結構也給出了具體預測。

其中,私募信貸被視大摩爲最具潛力的主力資金通道。這類資本正處於資產管理規模擴張與高利率環境的交匯點,且最能適應與AI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複雜、全球化、定製化融資需求。

不過,摩根士丹利承認,對上述融資渠道進行規模預測時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假設和一定猜測。例如,主權資金的投入難以量化,而在長週期中,融資形式也可能發生轉變(如從資產支持融資過渡到資產證券化),這意味着某些融資方式的統計可能存在“低估”風險。

儘管如此,大摩強調,信貸市場將在支持AI驅動的技術擴散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雖然市場中必然會有贏家和輸家,但數據中心融資作爲信貸投資者的投資主題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