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PC半導體景氣轉壞 大幅調降義隆、祥碩、譜瑞等目標價

大摩在最新釋出的「大中華半導體產業」報告中示警,「三大因素」引發個人電腦(PC)半導體產業本季起景氣趨勢轉惡化。聯合報系資料照

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最新釋出的「大中華半導體產業」報告中示警,「三大因素」引發個人電腦(PC)半導體產業本季起景氣趨勢轉惡化。臺廠中,義隆(2458)、祥碩、譜瑞-KY等遭大降目標價,後市將面臨下行壓力,建議避開。

大摩指出,自2024年下半年AI PC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後,PC半導體產業2025年第2季恐將再面臨挑戰。主要壓力來自於三大因素,包括:美國提高關稅、企業支出趨於保守、庫存提前備貨等影響。

臺廠中,大摩將義隆降評至「中立」,目標價降至126元、降幅33.6%;祥碩降至「中立」,目標價1,415元、降幅達45.8%;譜瑞-KY給予「劣於大盤」評級,目標價445元、降幅33.1%。

值得注意的是,大摩取消祥碩「首選」(Top Pick)資格,儘管長期仍看好晶片的成長動能,但對於主要客戶進行庫存修正,以及潛在PCIe交換器競爭帶來的估值壓力感到擔憂。

義隆因在消費性與企業端PC需求的不確定性升高;譜瑞因蘋果出貨可能下修,以及控制板(T-Con)平均售價(ASP)也可能下調,進而影響獲利能力。

大摩科技產業分析師顏志天表示,首先,PC半導體目前的出貨與實際終端需求間出現明顯落差,產業季節性動能轉弱。展望後市,第2季PC半導體出貨的季增率可能落在低個位數區間,甚至可能出現連續下滑;與NB ODM廠預期約季增9%表現相比,PC半導體表現相對疲弱。

其次,企業端方面,一旦經濟前景惡化,企業可能優先削減的支出項目多半與硬體相關。其中,在可削減項目中,NB與桌上型電腦雙雙進入前五名,顯示企業對於Windows 10終止支援引發的換機需求可能未如預期。

第三,消費市場面臨額外壓力。隨美國提高關稅,PC終端價格可能上升,進一步壓抑消費需求。美國是全球最大的PC終端消費市場,2024年第4季美國佔全球PC出貨量的27%,其中消費型PC佔比高達36%。

由於多數PC是在海外組裝後進口至美國,若關稅提高,可能推升整機成本,進而壓縮消費者需求,連動對廠商出貨也產生影響。此外,零組件價格亦可能因成本轉嫁而面臨上行壓力,干擾市場供需動態,整體前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