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看 AI 供應鏈 建議佈局輝達、臺積電、世芯等「長線贏家」
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建議投資人佈局輝達、臺積電、世芯-KY等「長線AI贏家」。 美聯社
AI供應鏈長線前景穩健。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出具最新報告認爲,儘管短期內面臨波動,AI供應鏈長期需求不變,不過CoWoS訂單將趨於理性,同時建議投資人佈局如輝達(NVIDIA)、臺積電(2330)、世芯-KY(3661)等「長線AI贏家」(long-term AI winners)。
在AI供應鏈方面,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NVIDIA在2025年持續從超微(AMD)等多家ASIC供應商手中搶佔市場份額,導致其他業者市佔率流失。由於觀察到臺積電已推遲2025年產能擴張計劃,甚至部分業者已開始取消CoWoS訂單。不過,展望後市,2026年CoWoS需求的預測仍維持樂觀,預計整體年增逾50%。
此外,大摩研究團隊解析,2025年生成式AI將帶來正向投資報酬率(ROI),並有望在2028年爲生成式AI體與網路產業創造1.1兆美元的營收機會。此外,NVIDIA在近期財報電話會議中也強調,「長期思維」(Long thinking)將驅動額外的市場需求。
事實上,在近期ASIC熱潮中,大摩提醒,根據供應鏈調查,客戶基於「樂觀預期」可能已經過度預訂。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客戶在2025年將市佔率輸給NVIDIA,並未能達到樂觀目標。其中,AMD、Google TPU和Intel Habana等大摩都已下調預測。
舉例而言,即便AWS Trainium需求強勁,但根據世芯-KY的營收趨勢,3nm Trainium3直到2025年底纔會開始生產,因此近期有觀察到一些CoWoS的重複訂單被釋放。
整體AI供應鏈前景樂觀,大摩也維持對NVIDIA亞洲供應鏈,包括臺積電、日月光、京元電子等給予「優於大盤」評級。至於臺積電對NVIDIA的訂單方面,大摩目前尚未觀察到NVIDIA削減臺積電前端晶圓(如4nm晶圓)的訂單。
雖然AI資本支出強勁增長,但大摩則建議,在ASIC設計產業中保持選擇性,並看好世芯-KY和聯發科、萬潤等給予「優於大盤」評級。其中,萬潤的部分營收可能從2025年延後至2026年;信驊AI相關營收雖以NVIDIA爲核心,但因市場預期過高,則獲「中立」評級,並靜待市場重新調整。
整體上,大摩建議佈局「長線AI贏家」,如輝達、臺積電、世芯-KY等。即使近期下調了對2025年的預測,短期內可能對日月光、萬潤等CoWoS相關的公司造成波動影響,但至2026年動能將恢復,並維持2026年底CoWoS產能達到每月10萬片的預期不變,後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