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聽牌」為何令人high?實驗證實: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獎賞迴路帶來快感

示意圖/ingimage

「非做不可」卻不想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不感興趣但「非做不可」的事,堆積如山。你可能也常常說——

‧ 「明天之前得完成簡報資料。」

‧ 「要拚命學英文才行。」

‧ 「得去取消明天晚餐的訂位。」

‧ 「一定要記得去買衛生紙。」

諸如此類的瑣事,想必總是包羅萬象地出現在你我腦中。然而奇妙的是——在這些非做不可的事項當中,有些我們可以毫無障礙地立刻着手進行,有些卻沒辦法。這是爲什麼呢?

或許你會很直覺地認爲,這不是因爲「喜惡偏好」或「巧拙有素」嗎?但嚴格來說,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兩者之間的差異,其實在於我們是否感到「興奮雀躍」。

本文出自《最高實踐力解答書》

換言之,我們對於那些能讓我們滿心期待、興奮雀躍的事,往往能立刻着手進行;但對於那些毫無期待、很難雀躍以對的事,就會延後處理。

人需要感到興奮雀躍,纔會即知即行。而這股興奮的來源,其實就是腦中所分泌的多巴胺。當人達成目標時,在大腦中有「獎賞迴路」之稱的神經迴路(A10 神經羣)就會受到許多刺激,使人感到幸福。不僅如此,可望達成目標所帶來的「期待感」,也會活化獎賞迴路。

例如:飢腸轆轆時,只要走進餐廳,就算你還沒實際填飽肚子,大腦也會因推測食慾即將獲得滿足,而活化獎賞迴路。目前實驗也已證實,在麻將和小鋼珠等遊戲中大獎前的「聽牌」,也同樣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這種透過「獎賞迴路」所帶來的快感,原本是人類在學會求生必備技能時,人體制造出的一種「獎賞」。假設你有個一直思考着的困難數學問題,在某天突然靈光一現,不禁高呼「我知道了!」這時候,想必一定覺得暢快至極吧?這種時候,大腦裡就會分泌出多巴胺。

曇花一現的快感

話雖如此,這種幸福感往往無法持續太久、很快就會消褪。也因此,人們又可以繼續着手處理下一個問題。若心中一直洋溢着幸福感,就會只滿足於當下,不再解決問題,成長也就隨之停止了。

獎賞迴路所帶來的快樂,總是曇花一現,並在你學習下一種新事物時再次出現。正因爲大腦確立了這種「獎賞」機制,我們才能不斷地學習各式各樣的新事物。

這種原本用來獎勵學習的大腦機制,在人們忙着經營社會生活的過程中,發展成——就連碰到學習以外的事,都能輕易活化獎賞迴路,創造出「暢快體驗」。

舉凡購物、比賽獲勝、贏得賭博、喝酒、抽菸等,從事這些活動所得到的快感,其實都和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感一樣——只是曇花一現。而且它還有一種特性,那就是當原本出現的快感越強烈,消逝後所感受到的失落也就越深。

像這樣不斷地追求獎賞迴路所創造的快感,就是所謂「成癮」(Addiction)的疾病。在現代社會中,賭博、酒精、尼古丁、藥物等具有強烈成癮性的物質,往往被視爲嚴重的問題。

當生活周遭有許多會讓人分泌多巴胺的誘惑存在,人們就會逃避麻煩,不願處理眼前的工作、不肯學習新事物。因此,也就難以即知即行地去做那些該做的事。

換言之,刺激多巴胺分泌的關鍵心法,在於要尋求發自內心的「獎賞」,例如:學習的喜悅、受人感謝的喜悅等,而非仰賴那些成癮性強的「獎賞」。希望你別忘了在生活中的每個層面,時時秉持這個意識。

(本文出自《最高實踐力解答書》作者:菅原道仁 譯者:張嘉芬)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