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追稅 盯上個人境外收入 港股、美股買賣股票資本利得須繳稅

大陸不少納稅人近期反映收到來自稅務局簡訊、電話、個稅App提示,要求自查境外收入並依法申報納稅,在從事港股、美股交易的人羣中特別明顯。(路透)

大陸不少納稅人近期反映收到來自稅務局簡訊、電話、個稅App提示,要求自查境外收入並依法申報納稅,在從事港股、美股交易的人羣中特別明顯。投資圈指出,在全球稅務信息自動交換(CRS)推動下,大陸加強對個人境外所得稅收監管,主要針對高收入羣體,有利推進稅制公平,提升財政收入。

依據大陸個人所得稅法,個人股票交易所得屬於財產轉讓所得,應按次繳稅。其中,個人在境內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而境外交易所得則無免稅規定,須於取得所得的次年依法申報納稅。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何楊指出,過去因資訊獲取不易等原因,境外所得的稅收徵管一直比較困難,現在隨着CRS(共同申報準則)等涉稅資訊自動交換的推進,境外所得的資訊來源更多,稅務部門開始關注到這部分收入。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也提到,近期有納稅人收到了稅務部門通知,告知其需要依法辦理境外所得申報並繳納相應稅款。報導並指出,股票交易頻率高、價格波動大,爲了更加合理的徵收,允許納稅人按照納稅年度盈虧相抵,但不允許跨年互抵。

《金融時報》還稱,大陸已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建立的全球稅務信息自動交換標準(CRS),可取得居民境外金融帳戶資料,並與申報數據比對,以發現少報行爲。

財新網指出,今年5、6月,收到各地稅務局提示申報境外收入的納稅人較往年明顯增多,涉及收入年度主要是2022年到2024年度。

今年3月底,湖北、山東、上海與浙江等地稅務部門已公佈數起對未依法申報境外所得的納稅人進行風險處置案例,像是山東稅務部門透過大數據發現張姓居民存在境外收入未報疑點,之後該居民已依法補繳稅款與滯納金共人民幣126.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