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品牌狂攻!歐洲8座汽車工廠恐倒閉 最慘巨頭曝光

越來越多歐洲消費者考慮購買大陸汽車。(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歐洲汽車產業面臨大隱憂,顧問公司AlixPartners指出,因歐洲汽車市場需求疲軟,加上比亞迪等大陸新興品牌強勢崛起,恐導致歐洲汽車業多達八座工廠關閉,其中,斯特蘭提斯(Stellantis)被視爲情況最嚴峻的企業。

根據AlixPartners的報告,目前整體歐洲汽車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約55%,遠低於理想的盈利水準,而斯特蘭提斯的產能利用率更僅有45%。這樣的產能過剩嚴重壓縮了汽車製造商的獲利空間,使歐洲車企在全球競爭中更加脆弱。

AlixPartners德國總經理皮歐泰克(Fabian Piontek)表示,大陸汽車品牌今年在歐洲的市佔率將達到 5%,預測未來幾年,恐進一步蠶食歐洲品牌100至200萬輛的銷量,「這將對歐洲車廠造成沉重打擊。」

尤其關閉汽車工廠的成本極高,且需經過與工會長期談判。AlixPartners以一座擁有約一萬名員工的工廠爲例,關閉費用估計達15億歐元(約新臺幣535億元),整個程序可能耗時一至三年,這也讓許多歐洲車廠即使面臨嚴重虧損,也不敢輕易做出關廠決策。

隨着疫情後需求遲遲未回升,歐洲車企紛紛採取縮減產能和裁員的措施。包括福斯汽車近期關閉位於德國茨維考的工廠一週,以調整電動車生產線;斯特蘭提斯則暫停菲亞特Panda和阿爾法羅密歐 Tonale等車型的生產,復工時間尚未確定。

另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統計,2024年歐洲新車交付量僅微增0.9%至約1300萬輛。AlixPartners預測,到2030年,比亞迪與上汽名爵等大陸品牌在歐洲的市佔率可能攀升至200萬輛左右,屆時歐洲地區恐多出約8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