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好房子」新政上路 學者:新房價升中古屋有壓

5月1日起實施的「好房子」政策有助新房價格回升,但恐衝擊中古屋市場。大陸房市示意圖。路透

中國房市陷入長期低迷,官方日前相隔10年召開「城市工作會議」,前復旦大學學者蔡爲民分析,會議定調將使中國城市發展邏輯轉向「存量提質增效」。同時,5月1日起實施的「好房子」政策有助新房價格回升,但恐衝擊中古屋市場。

前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地產運營研究所長蔡爲民今天舉行「城市會議與土拍奇蹟下的樓市前景」講座。蔡爲民表示,中共日前相隔10年召開「城市工作會議」,意味着房市發展陷入瓶頸,中國從2022年開始救房市,但從未出現救了3年依舊沒有起色的狀況。

蔡爲民首先引用數據,指中國房市從2021年9月前後開始下跌,至今各大城市跌幅都超過20%以上。而今年7月15日召開的「城市工作會議」定調,未來中國房市發展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不再像過去大拆大建,而是鎖定城市更新。

蔡爲民引用數據指出,2025年上半年整體房市數據,無論是房價、房地產開發投資、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等「幾乎全面向下」,土地市場也呈現疲態,房企購地需求已連續78個月下滑,待售面積更達到7.8億平方公尺,是198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此外,房企到位資金也持續緊縮,只有「利用外資」逆勢成長25.4%。蔡爲民表示,一方面擔心大量利用外資,可能導致無法還錢的恆大悲劇重演,但也不排除可能是外資以投資開發商的方式逢低買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的中國的新房價格出現回升跡象,而中古屋價格則持續下跌,顯示政策主導下,新房被視爲救市主力。蔡爲民指出,目前政策可能採取「用一手(新房)代二手(中古屋),必要時犧牲二手」的策略。

中國住建部5月1日起實施「好房子」政策,規定高得房率(亦即低公設比)、降低容積率、優化採光通風等。蔡爲民分析,該政策是個雙面刃,將使各線城市的新房價格走出行情。但隨着「好房子」數量成長,中古屋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