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不跪後 川普讓步成關鍵
(圖/美聯社)
美中關稅戰「硬碰硬」還在升級,雖然美國總統川普、財長貝森特均透露雙方正在溝通,盼與中方休戰,但北京姿態異常強硬,除了大陸外交部、商務部均否認美中正在進行經貿談判外,官方近日更釋出《不跪》的文宣影片,似有意掀起新一輪「抗美」民族主義情緒。
很顯然,北京決心和川普把關稅戰的「膽小鬼遊戲」玩到底,除非美方自行讓步、撤除加徵關稅,雙方纔有可能回到談判桌。由此可見,美中關稅戰在短期內看不到「句點」,至於「逗點」在哪裡、何時出現,也在未定之天。根本原因在於北京已把這一輪關稅戰定性爲「國際經貿鬥爭」,可謂史無前例。
4月25日中共政治局會議後,官方新聞稿首次提及「統籌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經貿鬥爭」,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過往大陸高層會議論及「統籌」時有兩類傳統論述:一種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另一種是「統籌發展與安全」。對比此次提出的新論述可清楚發現,川普2.0時代,北京對外部環境的風險意識、鬥爭意識更加突出。
因此,大陸官方釋出《不跪》影片,首先是意在配合「國際經貿鬥爭」的策略,其次是用政治意識形態話語來回擊有關「與美國打關稅戰影響國內經濟與民生」的批評,也喊話內部民企、傳統產業共體時艱。但另一方面,大陸的「鬥爭」話語包括「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後半句在當今,便體現爲大陸正在嘗試與美國以外市場的「強掛鉤」,來抵消與美國「硬脫鉤」的衝擊。
例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貿易戰後的首次對外出訪,就瞄準東南亞3國,而近期首次國內考察,則選擇了經濟中心上海,還安排拜會以爭取全球南方國家爲目標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上海總部的行程。與此同時,日前在華府舉行的G20財金部長會議上,大陸財長、央行行長密集會見歐洲、東亞的財金高層,唯獨沒有與美方舉行正式會晤。
外界評估,川普政府希望在對等關稅3個月延緩期結束前,與日本等指標國家達成貿易協定,進而在國際社會製造「西瓜效應」,以邊緣化中國。然而,北京目前的強硬策略反而給其他國家創造了觀望猶豫、與美方討價還價的空間,這就令川普原本指望3個月速戰速決的「海湖莊園協議」恐泡湯。若對比川普調停俄烏戰爭的節奏,外界原認爲2月底澤倫斯基訪美是關鍵節點,不料至今未成定局。
以此類推,川普有可能在俄烏停火成定局並積累足夠聲望後,才轉而對北京讓步;而只要川普在關稅上願做實質讓步,相信大陸會願意儘速回到談判桌。因此,若將6月視爲美中貿易戰的下一個「逗點」,應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