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I晶片總產量明年增至三倍 加快降低依賴輝達
英媒指出,在「三大神秘廠」助攻下,明年華爲AI晶片產能有望超越中芯 。 新華社
大陸正加速推動半導體供應鏈的自主化,英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大陸晶片製造商計劃在明年,將AI晶片的總產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其中,一家專門爲華爲生產AI晶片的工廠,最快將於今年底投入生產,另外兩家新廠則預計在明年陸續啓用,屆時產能將超越中芯,以加快降低對輝達晶片的依賴。
英媒金融時報報導,這些新工廠的主要目標是滿足華爲的需求,華爲方面則未提供進一步細節。但知情人士透露,若三家工廠全部達到滿負荷運轉,總產能將超過目前大陸最大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同類產線的整體水準。
中芯國際計劃明年將7奈米晶片的產能翻倍。7奈米制程目前被視爲大陸最先進、可量產水準,而華爲正是中芯國際在此領域的最大客戶。
隨着華爲需求逐步轉移,較小型的大陸本土設計公司,如寒武紀、MetaX、壁仞等將分配到更多產能,進一步推動在美國出口管制下蓬勃發展的大陸AI晶片市場。
長期以來半導體都是中美貿易衝突的核心,美國爲限制中國大陸AI實力的提升,已禁止輝達向大陸輸出最先進的AI處理器。但大陸產業界人士強調,隨着境內新產能陸續上線,晶片供應短缺問題將在不久後獲得緩解,一位大陸晶片業高層更表示,明年開始「產量不會再是長期問題」。
金融時報此前引述知情人士說法,並結合該報記者實地走訪與衛星影像資料報導,華爲自2022年開始在深圳觀瀾建廠,其中一座新廠計劃用於製造7奈米晶片,供應包括智慧型手機與升騰(Ascend)系列AI晶片之用。
另外兩間工廠已於2024年完工,名義上分別由晶片設備商新凱來(Si Carrier)與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升維旭(Sway Sure)負責營運。但前這兩間公司實際上仍由華爲主導營運,華爲透過協助募資、技術支持、共享員工等方式建立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