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未來擬自主研發晶片 降低依賴輝達
晶片示意圖。資料照片
微軟技術長史考特(Kevin Scott)在2日暗示,計劃未來其AI資料中心主要採用自家研發的晶片,降低對輝達和超微等主要晶片商的依賴,讓AI策略更走向垂直整合。
目前圖形處理器(GPU)幾乎是輝達的天下,超微也佔一小塊市場大餅。在兩大晶片商主宰下,包括微軟等主要雲端運算供應商,都紛紛爲自家供AI應用的資料中心,自主研發其特定用途的晶片。
由於微軟的資料中心主要使用輝達和超微的晶片,因此不斷專注於採用對的晶片,讓花在晶片上的每一毛錢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微軟多年來使用輝達晶片是因爲其有最佳性價比,但史考特強調微軟對晶片使用上並沒有忠誠度,只要能確保取得足夠晶片來滿足算力上的需求,任何晶片都是微軟願意使用。
史考特表示微軟已針對AI發展而提出自己的晶片策略,當中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其資料中心主要依賴自家晶片的長期計劃,並透露目前微軟的資料中心已經「大量」採用自家晶片。
他指微軟專注的晶片策略之一,是應用在其資料中心的整個系統都由自家設計。這可讓微軟針在包括網絡、冷卻和使用考量,都有自我決定的自由,從而達至自我要求的最優化運算效能。
微軟對手谷歌和亞馬遜也在自主研發晶片,同樣要降低對輝達和超微的依賴外,也是要滿足自己的特定要求,來讓其資料中心等產品能有更好的運算效能。
史考特表示,從微軟、Meta、谷歌到亞馬遜,今年來承諾的資本支出金額逾3,000億美元,大部份都集中在AI投資以滿足這領域不斷增加的需求,但鉅額投資的背後是目前算力供應仍然短缺。
他強調在聊天機器人ChatGPT面世以來,科技業打造的算力幾乎不可能趕上AI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