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大學:讓思政課“行”在路上、 “走”進心裡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 通訊員 鄭佳 付銘舉)近日,大連交通大學組織詹天佑學院(中車學院)25名師生赴青島開展“天佑匠心 強國青行”主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訪企拓崗、走訪校友、項目洽談”四位一體模式,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探索構建“校地企”協同育人新模式,推動“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

以“紅色傳承”與“產業實踐”爲雙輪驅動,實踐團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緬懷革命先烈、賡續奮進力量;深入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感受精密製造,領略大國重器。

走訪中,實踐團精準對接企業多元化崗位需求,深入瞭解軌道交通領域的數字化升級路徑,探尋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前沿項目人才需求。

“高校是人才‘蓄水池’,企業是人才‘練兵場’。這次活動讓我們看到了學校生源潛力,也釐清了企業需求與學校培養的銜接點。”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曹晗說。

在“薪火相傳 攜手同行”校友座談會上,實踐團圍繞學生培養、專業建設等議題徵詢意見。校友們積極展開交流,從行業趨勢、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校企競賽模式等多個角度爲育人方案提供實踐參考。

“校友是連接學校與行業的‘活教材’。聽着他們的成長分享以及對人才培養的真誠建議,我們對‘教什麼、怎麼教’有了更清晰的答案。”專任教師(班導師)李永華表示。

“產教融合的深度決定人才培養的高度。與企業的坦誠對話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打破教育與產業邊界,將企業資源轉化爲教學資源,才能培養出引領行業的創新人才。這次共識是協同育人新徵程的起點。”詹天佑學院(中車學院)院長王悅東說。

作者:劉玉 鄭佳 付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