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2.0計劃 衝刺海外佈局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21日表示,爲對抗關稅,已啓動「大江生醫2.0」計劃,未來將透過至少6座輕資產製造基地與10個跨國公司據點,建立高度靈活且具韌性的全球製造與服務體系。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江、和康生今年營運概況

大江(8436)董事長林詠翔21日表示,爲對抗關稅,已啓動「大江生醫2.0」計劃,並以輕資產佈局因應,未來將透過至少6座輕資產製造基地與10個跨國公司據點,建立高度靈活且具韌性的全球製造與服務體系。

受制於液態包設備裝機延宕及關稅影響,大江前七月營收39.68億元、年減3.46%,上半年稅後純益4.42億元,EPS達3.39元。預期8月起隨着客戶恢復拉貨,產能逐步開出,業績轉強,全年營收有機會優於去年。

林詠翔表示,大江目前的客戶組成與過去完全不同,過去高峰的中國大陸客戶佔比超過8成,最新已降到24%,客戶羣也原本大陸前幾大品牌和微商,轉至國際大廠,目前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以上的客戶已超過15個,包括全球藥業前三大、三大美國直銷客戶與網路巨擘等。

面對全球匯率與地緣政經變化,大江啓動「大江生醫2.0」進行製造佈局轉型,從「集約式製造」改爲「分散式製造」,以「City Factory」策略直接在主要市場周邊設廠,快速回應需求,將持續建立橫跨亞洲、美洲與歐洲的國際佈局,未來將透過至少6座輕資產製造基地與10個跨國公司據點,合作模式是將臺灣機器挪過去,優先服務當地跨國大品牌。

目前印度工廠已啓動,並開始接單,下個將落腳西班牙巴塞隆納,着眼的是當地每年舉辦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展,吸引4萬多名高階幹部與決策者。若順利,將以購買現有廠房再投資無塵室與設備爲主,預計一年半內完成。

此外,大江也積極透過製程技術開發新產品和擴大產能,熱銷的無氧液態製程技術,能有效延長保健食品的活性,現有產能約3,000多萬包,但已有9,500萬包待生產中,新產線5月裝機後,也積極提高產率,消化待生產訂單,另明年4月也會在臺灣新增一條產線,未來更多新產線將直接設在海外市場。

林詠翔表示,大江新產品策略是以「每三年推出一支明星產品」爲目標,除了GLP-1 Formul在市場應用持續增加,歐美銷售擴大,2026年的新明星產品將鎖定「血糖管理」領域-花生膜前花青素,可降低餐後血糖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