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這樣被榨?與美談判多困難 楊珍妮全說了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左二)與政委楊珍妮(右二)等11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迴應及說明。(陳君瑋攝)
取自直播。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與政委楊珍妮等人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迴應及說明。鄭提到,每一次赴美談判都有新變化,隨着各國談判進度,美方的期待跟相關談判議題也會逐漸擴增,要求也會增高。而楊珍妮也在會中說出談判過程的困難度。
楊珍妮強調,談判大致可爲兩類國家。第一類是鄰近國家如,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力求跟美國降低對等關稅,但美國希望的是這些國家開放市場;此外,部分國家一開始是盼美國針對個別產能品降稅,但隨時間變化,美國後來要求談判國家大幅市場開放。像美方曾宣稱越南完全0關稅承諾、印尼將消除99%關稅、馬國宣稱優惠含0關稅等,但其實資訊給最足的就是印尼,因爲聯合聲明已經達成共識,已經消除99%關稅。另在非關稅議題,希望在藥品、汽車、醫材、智慧產權等有承諾。
這些國家赴美投資金額有限,所以美方要的是在美採購,其中有一個國家承諾要在數年內降低貿易赤字的百分比。
第二類是與我國產業結構相近,但經濟規模大於臺灣的國家,例如歐盟、日本、南韓;這些國家在市場開放情形並不容易判斷,例如美韓老早在十年前簽有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在川普第一任期就簽了第一階段協議,歐盟跟美國過去不斷就鋼鐵、鋁等進行雙邊談判,所以在這些國家在市場開放的出價方面,不容易找到明確資訊;但美方對這些國家要求最多的,是投資與採購。
例如,日本鋼鐵公司斥資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但美方也要求收購條件,包括要能安排獨董、對公司重大決策有否決權,且在川普指示下要日本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享有九成利潤,日還有800多億美元採購;韓國部分也看到川普貼文提到韓國投資3500億,收益九成歸美國。
楊珍妮也說到,從各國談判情形也可看到,我們的談判面臨很多挑戰,包含時間壓縮、面對美國要價不確定,隨着時間滾動轉變,與各國談判情形進展,滾動提高對我們要求,還有議題的複雜性,有限資訊中看到產業、投資政策等,甚至地緣政治都考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