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和“海康”退出新疆,安防如何突圍?
今天大華股份發了一個公告,讓我難免多想了一些。
公告內容是大華股份在2016年~2017年,中標了新疆5個地區的安防項目。
項目的建設期是1年,早就完成了,然後簽訂了9~15年的運營維護合同,按照最短的期限來算,至少也要2026年之後纔到期,最晚的要2032年到期。
現在的意思是提前終止了,而且這5個地區同時終止。
然而這還不是重點,在12月14日,也就十天前,海康威視同樣也發了一個公告。
當時海康發這個公告的時候,我也就是驚訝了一下,沒想太多。
公告內容同樣是海康2017年中標了新疆的5個地區的PPP項目,建設期也是1年,然後也簽訂了10~20年的維護期合同,至少要2028年纔到期。
現在也是5個地區的項目都提前終止了。
PPP項目就是地方和社會資本合作的一種模式,主要是用於基礎建設或者公共服務,特點就是投資大、週期長、回報慢。
海康和大華當然都是安防項目,這種項目主要費用還不是攝像頭,安裝攝像頭只是一次性投入,後續的維護和服務同樣也是一筆巨資。
重點是服務費每年都要收取,是一門長久的生意。
理論上對於海康和大華來說,攝像頭都已經裝好了,沒有任何理由終止合作,只可能是客戶的原因。
也就是那10個地方,都沒錢支付維護和服務費了,而且都是新疆的地方,是巧合嗎?
無法理解的是那10個地方的安防都不要了嗎?大量攝像頭成爲擺設嗎?
還是大華和海康交換了一下市場?不可能吧,兩家的系統根本不是兼容的。
可以確定的是,不到萬不得已,海康和大華不會放棄,也就是雙方關係已經惡劣到無法維護了。
但凡那幾個地方態度好一點,略微拿出一點誠意,我覺得海康和大華都有可能咬咬牙堅持下去。
因爲公司的應收款本來就足夠高了,多那5個地方也不多。
上圖是海康近5年的應收款,一年比一年高,今年三季報已經高達413億。
要知道海康威視一年的營收纔不到九百億,利潤更是隻有一百多億。
客戶欠了這麼多錢不還,對公司財務壓力是越來越大的,而且有惡化的跡象。
上圖是海康威視的應收款週轉率,每年都在下降,現在只有1.6了,如果再這麼降下去,一年都回不了一次款。
這還是行業老大,地位這麼高都這麼難,作爲老二的大華股份就更難了。
上圖是大華股份近5年的應收款,同樣也是每年都在增加,現在已經高達178億。
要知道大華一年的營收才三百多億,只有海康的1/3,利潤也只有七十多億,但應收款是海康的43%。
而且大華的C端產品做得還不錯,因爲出身背景沒有海康好,所以G端業務本來就比不過海康,只能在C端發力。
但是C端沒有應收款的問題,只有G端和B端纔有。
也就是大華的G端業務相對海康來說,收錢更難。
上圖是大華股份的應收款週轉率,比海康還不如,現在已經降到1.3了,馬上就要進入一年都回不了一次款的狀態。
當然兩家公司目前的財務都還是很健康的,前些年賺了不少錢,賬上都還有不少的貨幣資金。
而且債務壓力都很小,大華股份更是沒有長期借款,短期借款也才13個億。
不過兩家的開銷也都不小,尤其是銷售費用,海康威視的銷售費用一百多億,大華股份也超過50億。
不要覺得他們都是花錢做推廣了,平時根本很少看到他們的廣告,錢是怎麼花的,明白人應該都心知肚明,這是G端業務的特點。
即便花了這麼多錢,欠款還是收不回來,真是苦了他們。
另外安防屬於高科技,一個攝像頭的技術含量不高,比如小米、360之類的,那些家用的攝像頭都沒有技術含量,已經很成熟了。
但一套系統不一樣,這裡面最難的是算法,也就是採集圖像很簡單,怎麼運用這些圖像,是很難的,如果還能高效運用,也就是智能化,那就是高科技了。
這也是攝像頭領域的壁壘所在,海康威視的地位不可能被顛覆,因爲他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素材,更新迭代出非常厲害的算法。
這不是錢能解決的,必須要靠長時間的沉澱,所以新玩家根本沒有競爭力。
另外任何行業的技術,也都是錢堆出來的,必然有大量的研發投入。
上圖是海康威視近五年的研發費用,每年都還在增加,去年已經高達114億。
今年三季報研發費用87億,歸母淨利潤只有81億,你看研發投入比利潤還高。
大華股份的研發投入同樣也不低。
上圖是大華近五年的研發費用,也是每年都在增加,去年已經接近40億。
今年三季報研發費用近30億,而歸母淨利潤只有25億,也是研發投入比利潤高。
所以兩家公司面臨着同樣的困境,一方面是開支降不下來,如果要繼續進步,還得加大開支,另一方面是收錢困難。
這次是退出新疆10個地區,下次呢?
當然,關於爲什麼終止或退出這些項目,海康和大華都沒有說明原因,我問了海康,也沒有給出解釋。
我看有人說是因爲川普上臺的原因,這種敏感問題就不討論了,也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還好,至少只有新疆這一個地方,而且還可以繞道解決。
如果是因爲回款問題,那就意味着可能不止這一個地方。
很可能未來這兩家公司的減值計提,會上一個臺階。
現在海康威視在轉型B端,準備往智能化方向去靠,不過也任重而道遠啊。
大華股份的話,運氣很不好,有海康這麼一家背景深厚的擋在前面,無論如何也超不過去。
現在大華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轉型方向,還在摸索中,希望能早日找到合適他的突圍之路。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