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組合拳”,賦能“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以全面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爲牽引,以“三全育人”爲出發點,以“五育”並舉爲落腳點,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爲關鍵點,打好高質量“立”、高密度“聯”、高標準“育”、高效能“用”、高水平“建”“組合拳”,夯實“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輔導員素質能力根基,不斷擦亮“同行·常工業”輔導員隊伍建設品牌,着力打造一支恪守“愛國守法、敬業愛生、育人爲本、終身學習、爲人師表”職業守則的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
高質量“立”
讓體制機制更有硬度
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學生工作部組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分工負責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格局。實行學生工作部、二級學院同頻共振雙重管理體制,在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上以學生工作部爲主、二級學院爲輔,在輔導員業務管理上以二級學院爲主、學生工作部爲輔,推動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落實職務職級“雙線”晉升要求,遵循“單設標準、單列計劃、單獨評審”原則,突出學生工作業績和思政育人實效,將輔導員工作室、年度人物評選、素質能力大賽、指導學生獲獎等計入代表性成果與直接晉升高一級職稱條件,引導輔導員崗位建功。
高密度“聯”
讓創優創先更有高度
踐行學校“一三五”黨建工作體系和“生態賦能型”黨建工作模式,探索黨建工作與輔導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賦能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青春鑄魂 同行賦能”爲主題開展學生工作部黨支部與二級學院學生黨支部的黨建共建,聚焦組織聯建、平臺聯拓、業務聯動、品牌聯塑,出臺“共建方案”,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着力將二級學院學生黨支部打造成爲輔導員師德鍛造的大熔爐、素質提升的新引擎、能力增強的加壓閥。發揮輔導員羣體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員先鋒崗爲抓手,不斷擦亮求是、戎光、禮耀、樂己、永助、守望、法潤等“常工業”育人工作品牌。
高標準“育”
讓澆花澆根更有厚度
健全“國—省—校—院”分層培訓體系,完善老中青分類培養機制,切實提升輔導員政治理論修養,不斷提高輔導員履職盡責能力。邀請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爲輔導員上專題黨課,全員參加全國高校輔導員政治能力提升培訓,赴江蘇省輔導員研修基地開展集中培訓。開展校級交流,組織師徒結對,舉辦輔導員日常培訓、輔導員工作論壇、輔導員企業行、輔導員師德師風警示教育等活動,推動學習成果有效轉化爲輔導員改革創新的精神動力與實踐源泉。
高效能“用”
讓育人育心更有深度
基於“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創新“專項+樓層”統分結合、網格管理模式,政校企協同、家校社聯動,用數字賦能精準思政,打造輔導員育人工作新生態,助力輔導員隊伍貢獻最大化、工作成效最優化。專項輔導員聚焦“管事”,縱向貫通二級學院各年級,深度挖掘資助、心理、就業等工作育人規律,用輔導員崗位職責的專業化推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發展。樓層輔導員聚焦“理人”,輔導員擔任樓層長,橫向開展分管樓層學生“一對一”服務,通過宿舍走訪、個別訪談,在滿足個性化需求中提升政治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實踐指導、生活幫導能力,用輔導員崗位能力的職業化推動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發展。
高水平“建”
讓聚力聚效更有亮度
聚焦輔導員履職盡責與成長髮展需要,把握思政要義,注重集成創新,對標省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搭建輔導員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平臺,不斷強化育人資源整合、育人力量運用、育人載體培育。建優輔導員工作室8個,徵集工作案例93個、工作論文56篇、特色項目11個,立項教育部輔導員專項課題2項,指導學生獲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第三屆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一等獎等國家級、省級榮譽200餘項。建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軍事理論教研室,組織教學能力培訓,提升輔導員教學水平,獲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省軍事課教師授課競賽一等獎2項。
積微成著,守正致遠。學校將深刻理解思政引領力的科學內涵,把輔導員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系統集成,將工作有條件、幹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一體推進,賦能關愛學生成長“知心人”、關心學生成才“熱心人”、關注學生成功“引路人”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作者系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11日 第06版
作者:檀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