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慘敗!藍白合流未破 綠營人士警告:2026恐陷苦戰
大罷免最終以24比0全敗收場,讓民進黨內部拉起警報。綠營人士分析,國民黨此次展現強大組織動員力,加上藍白合流結構愈發鞏固,對一年多後的2026地方選舉是一大警訊。(合成圖/中時資料照)
大罷免最終以24比0全敗收場,讓民進黨內部拉起警報。綠營人士分析,國民黨此次展現強大組織動員力,加上藍白合流結構愈發鞏固,對一年多後的2026地方選舉是一大警訊。黨內直言,「政策利多是否真正讓人民有感」,將是未來能否穩住選民支持的關鍵命題。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指出,目前民進黨在高雄、臺南、嘉義縣、屏東與澎湖共掌握5個執政縣市,2026年地方大選除了必須固守既有版圖,綠營仍希望在其他縣市擴張勢力。然而,這場被視爲2026前哨戰的罷免行動,全黨上下投入大量資源支援罷團,地方公職掛看板、站路口、巷戰掃街,幾乎以大選規格迎戰,最終卻以慘敗收場,引發外界憂心綠營後勢。
該份報導提到,即使此次罷免未成功,但部分藍委選區,如徐巧芯、王鴻薇、傅崐萁等人,同意罷免票都突破25%門檻,證明民進黨確實傾全黨之力在最後一刻動員。然而,結果顯示僅靠情緒動員不足以撼動藍白陣營,民進黨需痛定思痛,反思「人民爲何選擇這樣的結果」,並調整政策步伐。
綠營人士坦言,過去一年多民進黨對藍白的「毀憲亂政」口號力道不小,但政策實質效果卻不夠深入人心。相較之下,國民黨透過法案推進、針對原住民、農民、軍公教與警察等羣體釋出利多,最後以普發1萬元現金政策作爲「政策大爆發」,徹底收攏選票。若這些議題當初能以更靈活的協調處理,或許情況不會積累至今。
此外,藍白合流的政治結構持續鞏固,也是民進黨內憂心的一大變數。該人士指出,國民黨這次幾乎複製了先前「反罷樑」(基隆市長謝國樑)行動的成功模式,將地方組織盤徹底催出來,未來若無法破解藍白聯手,2026地方大選恐將陷入苦戰。